神圣追赶:无法抗拒的恩典

刘聪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约拿书1:1-17

证道文字:

弟兄姊妹,试想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叛逆的孩子因赌气冲出家门,跑向危险的街道,深爱他的父母绝不会放任不管,而会立刻追赶出去。这不是要惩罚,乃是出于爱的保护,要把迷失的孩子带回安全之地。

约拿书第1章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宏大、更深刻的追赶画面。当先知约拿因偏见和悖逆,决意转身逃跑躲避耶和华,定意远离神的呼召时,那位慈爱、怜悯、忍耐且有绝对主权的神没有放弃他,没有任凭约拿在自我选择的歧路上沉沦,而是主动地、充满恩典地开始了他的神圣追赶,用了风浪、掣签,甚至大鱼。这追赶的目的并非惩罚,而是挽回的恩典,是为了将约拿带回使命与安全中。

今天,我们将透过约拿的故事一同思想一个主题“神圣追赶:无法抗拒的恩典”,看看神如何在人悖逆逃跑时,以无法抗拒的恩典追赶、挽回我们。

一、违命逃跑的先知

神的呼召临到约拿:“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拿1:2)根据那鸿书的记载,尼尼微是“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抢夺的事总不止息”(鸿3:1)。终日“图谋邪恶,设恶计攻击耶和华”(鸿1:11)。“藉淫行诱惑列国,用邪术诱惑多族。”(鸿3:4)总之,尼尼微城罪恶滔天,已经触动了神的愤怒。神呼召约拿的目的是为了在尼尼微被倾覆前,警示它,给它一个悔改的机会,因为神的心意是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

约拿照着神的命令起来了,只不过他不是遵照神的旨意去往尼尼微,而是向相反的方向逃去。他“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拿1:3)。

显然,约拿不接受这项任务。他认为残暴的尼尼微人灭亡是罪有应得,他不想看到耶和华的怜悯和恩典延伸到那些他认为不配得的人身上。作为神的先知,他非常清楚神的心意,也知道神的性情,但是在神的旨意和自我情感认知之间,他选择让自我意识占了上风。约拿的行为也反映出我们许多人面临的挣扎——当神的旨意和自我价值认定相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回应?

纵观圣经可以看出,当神明确的旨意与人的理性、情感、价值观或自身利益发生剧烈冲突时,人的回应呈现出多样性。

我们看几个例子。

摩西:当神在燃烧的荆棘中呼召摩西,让他回埃及带领以色列人出离为奴之地时,摩西是抗拒和推诿的。神耐心回应摩西的每一个顾虑(提供神迹并派亚伦帮助摩西),最终摩西顺服了呼召。后来在金牛犊事件中(参出32),摩西甚至为悖逆的百姓向神代求,展现出他更深层次的担当。

哈巴谷:先知哈巴谷看到本国犹大的罪恶泛滥,祈求神施行公义,神的回应却是要使用比犹大更残暴的迦勒底人(巴比伦)来惩罚犹大。这完全违背了先知对公义的理解——公义的神为何使用更不义的民族作为惩罚的工具呢?哈巴谷表示质疑和抗议,于是他勇敢地将自己的困惑和抗议直接带到神面前。神回应了哈巴谷的质问(参哈2:2-20),启示他最终必审判巴比伦的罪恶,并强调“惟义人因信得生”(哈2:4)的原则。哈巴谷在信心中最终颂赞神(参哈3)。

同样在质疑、抗议中寻求理解的例子还有约伯,以及为所多玛代求的亚伯拉罕。他们的共同点是在挣扎中寻求神的面,将困惑、痛苦、抗议带到神面前,寻求对话和答案。这本身就是信心的表现。

这些回应反映了人性的真实挣扎、信心成长的轨迹,以及神对寻求之人的忍耐与引导。

如果我们处于约拿的境遇,不见得会比约拿的表现更理想。有的时候人即便知道很多道理,但依然行不出来,生命的转化需要一些特殊的经历来促成。当约拿二话不说转身逃跑,定意离开耶和华的面时;当约拿拒绝与神对话时,神便用环境对约拿说话。

同样,当我们背弃神时,他也不会放弃我们;当我们逃避神的旨意时,他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把我们带回他自己身边。即使在我们的挣扎和反抗中,神的怜悯也会延伸出来。

我们仔细看接下来的经文内容。

二、不懈追赶的神(拿1:4-17)

1.颠覆安逸的风浪(拿1:4-6)

当约拿坐着逃亡之船驶向大海时,“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约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拿1:4-6)美国圣经学者威尔斯比(Warren Wiersbe)在解释这段经文时写到:神不再通过话语对约拿说话,而是通过他的作为对约拿说话:海、风、雨、雷,甚至大鱼——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服从神,除了他的仆人。神甚至通过不认识耶和华的异教水手对约拿说话,当神的仆人被异教徒斥责时,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周围的世界正在沉沦,先知约拿却继续沉睡。船长很惊讶,他发现在一场即将摧毁他们所有人的狂风暴雨中竟然有人睡着了,他斥责了约拿的冷漠。

一方面,异教徒水手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急切求告神;另一方面,神的先知灵里沉睡、冷漠自私、拒绝使命。神有时会使用异教徒和迷失的世界以及生命的风暴来唤醒我们、震撼我们。我们需要经常反思,比如我们的健康危机、事业崩盘、关系破裂等等,可能是神在震动你的“逃亡船”,在唤醒你的沉睡,让你回到他面前来寻求他。

2.异教徒所掣的签(拿1:7-12)

“船上的人彼此说:‘来吧!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拿1:7-12)

“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16:33)这些不认识神的外邦人掣出了约拿,让约拿清楚地知道,这是神要将他暴露出来,使他无法逃避神的面。透过掣签,水手们最终将这场灾难的原因追溯到约拿。在水手的追问下,约拿宣告“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拿1:9)。这敬虔的宣告在他悖逆的行为面前显得极其空洞。神使用水手们的恐惧、追问,甚至通过掣签来揭露约拿隐藏的叛逆,让约拿直面神的呼召。

约拿坦诚交代:“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拿1:12)。他没有说“把船调转方向”,也没有说“我犯了罪,让我们寻求神的怜悯吧”。他只是说“把我扔进海里”。约拿的“殉道式认罪”,本质仍是悖逆和逃避。

3.深渊中的救赎(拿1:13-17)

约拿宁愿死也不愿顺服神去尼尼微,但神连他的死亡都拒绝了。神奇妙地安排大鱼“接住”他,“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拿1:17)。“预备”(מָנָה)原文意为“指定、命定”,神让深渊本身成为救赎的课堂。

从海上的狂风到掣出的签再到命定的大鱼,这一系列神圣追赶的终极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挽回。神对约拿,要让他对付自我中心,重建先知使命;而对那些水手,要使他们认识耶和华,归信耶和华。“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拿1:16)在约拿的逃跑和悖逆中,显露出他是多么不配得到耶和华的怜悯和恩典。尽管如此,神却使用约拿,在他的悖逆中向其他人显明神的慈悲。如果没有约拿,水手们就不会认识耶和华。也因为先知的失败,水手们开始敬畏和敬拜这位带给他们麻烦的希伯来的神。

今天,即使我们在悖逆和失败中,神也会使用我们。当我们心硬犯罪时,他仍然统管一切;当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他仍然掌权;当我们扭曲他的意思时,他仍是不改变的神。他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为自己的旨意和荣耀动工。神的荣耀和旨意,不会因为个人的悖逆而受阻,没有什么可以阻碍神的计划顺利施行,但我们的回应会影响到我们个人所走的路是顺境还是逆境。

三、应用:我们如何回应神圣追赶

1.停止自欺:“你以为能逃到哪里躲避耶和华的面”(参诗139:7)?

2.倾听风浪:将临到你的困境视为神的呼唤。

不要坐等风暴变得更强,让我们学习聆听神的声音,即使它来自最意想不到的嘴唇。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前3:18)那位追赶约拿的神,为拯救我们这些悖逆不配的罪人,亲自进入了死亡的深渊。他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正是终极的神圣追赶,只为将我们这些悖逆的逃亡者带回父神的怀抱。

我们要明白,真正的顺服常常不是在完全理解之后,而是在信靠之中做出的选择,就如亚伯拉罕献以撒。神珍视人与他真实的关系,包括那些带着痛苦和疑问的寻求。最终,信心的成熟体现在即使我们不明白,也愿意降服于那位信实、慈爱的神。

神的追赶是恩典的激进表达!愿这真理呼召我们悔改,激励我们勇敢踏上神所命定的使命之路!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刘聪
    时间:2025年7月13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