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神的赦免

刘聪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马太福音6:9-15

证道文字:

引言

在耶稣基督里问候亲爱的弟兄姊妹,主内平安!关于主祷文系列,我们之前分享过三次,主题分别是:《我们向谁祷告?》(参太6:9),介绍了祷告的背景——祷告是基于亲密的家庭关系并引导我们与天上的父相遇;《为祷告插上翅膀》(前三项祈求,参太6:9-10),介绍了祈求应该从哪里开始——祷告应该从敬拜和赞美开始,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祈求神的供应》(第四项祈求,参太6:11),介绍了如何为我们当下的需要依赖神的供应。

今天我要和弟兄姊妹分享第五项祈求。在为日用的饮食祈求神的供应之后,耶稣告诉我们要祷告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6:12)这意味着每日祈求神的赦免与每日祈求神的供应一样,是我们灵命健康必不可少的。

一、免我们的债——祈求神的赦免

这里的“债”指的是什么?“债”的字面意义是“欠款”。马太当时写作这卷书的受众主要是犹太人。在亚兰文里,“债”表示“罪”,泛指一般的罪。所以,犹太人非常容易理解马太这句话的含义。作为外邦人,为了更好地理解“债”的含义,我们可以对观路加福音,因为它是面向外邦读者的福音。路加更为通俗地记载了主耶稣的话:“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路11:4)通过对照,我们可以确定这节经文前半句的“债”指的就是我们的罪。毫无疑问,这是关于认罪的祷告。

在神那里,罪不存在大与小、多与少的区别,只存在有或无的区别,“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事实上,这债我们根本无力偿还。因此,我们不是在求神减轻我们的债务,也不是在求神宽限我们还债的时间,我们祈求的是神免除我们的债。

藉着“免我们的债”,耶稣提醒我们,我们能够与神和好,并不是靠我们的行为表现,完全是因着神的宽恕和赦免。如此祷告,至少每天可以提醒我们两件事:(1)我们的本性是堕落的,难免会跌倒、失败,我们不过是蒙恩的罪人,依然亏缺神的荣耀;(2)神有无限的怜悯,他愿意宽恕、赦免每一个悔改的罪人。

相信每一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知道神的怜悯和赦免,这是我们信仰的核心。但是,有些弟兄姊妹有这样一些困惑:作为基督徒,我一切的罪不是因着相信耶稣已经被赦免了吗?为什么耶稣还要求我每天认罪悔改、祈求赦免呢?这样的要求没问题吗?每天祷告认罪有必要吗?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神的饶恕有清晰的认识。

两种饶恕:

1.司法地位上的饶恕——信主得救时的认罪悔改(称义)(参太26:28;罗3:24-28;弗1:7,4:32;约壹2:12)。

神是公义的审判官。我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西1:21)因此,我们在神面前都是要被定罪的。然而,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作我们救主的时候,耶稣就替我们承担了罪的后果,代替我们接受了神对罪的审判。因着他独生儿子的代赎,神宣告我们的罪“得了赦免”(约壹2:12)。藉着耶稣基督“立约的血”(太26:28),我们“就白白地称义”(罗3:24)。这就是司法地位上的饶恕。

司法上的饶恕使我们被称为义,是一次性成就的。在信主得救的那一刻,我们向主认罪悔改,就立时获得了神在司法上的赦免。这样的救恩是永不失落的。

从此,我们不再与神为敌,而是和神有了崭新的关系,我们被接纳成为神家里的人。因着耶稣基督的拯救,我们被收养成为神的儿女,可以称神为天父。因此,司法上的饶恕使我们在神面前有了新的地位,让我们得以与神处在一个家庭关系里。

2.家庭关系上的饶恕——基督徒得救后的认罪悔改(成圣)(参约13:1-17;约壹1:7-9)。

正是因为我们和神有了新的关系,那么就有了另一层面的饶恕,就是家庭关系上的饶恕,像父母对孩子的饶恕一样。这种饶恕指的是基督徒蒙恩得救后的认罪悔改,是一个基督徒成圣的过程。

虽然我们被算为义,但是我们并不完美,我们时常亏缺神的荣耀。所以,我们需要在每天的祷告中向神认罪,正如耶稣在洗门徒的脚时所讲:“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约13:10)。对于得救的基督徒来说,“洗脚”就是为每日在生活中所沾染的罪以及对神的亏欠向神认罪悔改,祈求神的赦免。

耶稣在主祷文一开始就提醒我们,这是家庭关系中的祷告,是神收养的孩子们对他们天父的祈祷。虽然基督徒每天的失败并不能推翻我们称义的地位,但是我们和天父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受到影响,直到我们认罪悔改,并祈求天父的饶恕。诗篇讲到:“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我们的罪会阻碍我们与神的关系,影响我们与神的相交和连接。

细想一下,我们的祷告通常会包含一些对神的赞美和感恩,然后是大量的祈求,却很少有认罪的环节。然而,即便是蒙恩得救的基督徒,我们依然要以耶稣教导我们的方式来祷告,及时向神认罪悔改。如果哪天我们不再以这种方式祷告,就会很容易认为自己的行为还不错,自己和神之间的关系还挺好。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欺,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犯罪,干犯神的诫命,正如约翰一书所讲:“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8)。因此,我们需要向神认罪,祈求神的赦免,使我们和神的关系可以畅通起来。

称义是一时便已成就的,成圣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认罪应当是每日的事。基督徒整个天路历程都应该以一颗悔改的心为特征。耶稣知道,为了让我们尊荣神的名,我们每一天都需要被提醒:认识自己的罪和神的恩典。

既然认罪这么重要,我们就应该努力操练,在每日的祷告中包含真诚的认罪。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在具体事上的错误,并乐于悔改这些错误。笼统含糊的认罪对我们无益,往往会流于有口无心的形式主义。我们需要在神面前深刻地剖析自己,毫无掩饰地向神敞开自己最深处的缺陷、不足和罪恶。这并不是因为神缺少对细节和内在的了解,而是为了让我们认识真实的自我。所以我们在祷告中不仅要承认自己显明的罪和错误,也要反省我们里面导致犯罪的态度、心思和不当欲望。

由于认罪是让我们探究自己内心的黑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常常回避认罪,结果是我们的里面没有平安,正如诗人的经历:“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诗32:3)”如果我们拒绝承认自己的罪,那么也会错过神的伟大和荣耀,因为箴言告诉我们:“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28:13)”

事实上,认罪非但不会让我们绝望,反而会带给我们喜乐,这是因神的赦罪而有的喜乐,就像大卫所说:“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32:1)”当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失败展现在神面前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更加切实地经历神的恩慈和怜悯。在我们软弱失败的背景下,神的信实和良善格外闪耀。

使徒约翰告诉我们:“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我们得到了神赦免我们所认之罪的应许。神命令我们认自己的罪,也应许会赦免我们的罪。而且,蒙赦免的经历会增加我们对神的敬畏,正如诗篇所讲:“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130:4)”

每日认罪悔改、祈求神的赦免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是我们祷告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经历被神饶恕的过程。饶恕是修复关系的关键,在任何关系中都是如此。而且,我们与神的垂直关系必然会影响我们与人的水平关系。

祷告中我们除了要向神认罪悔改,请求神的饶恕,耶稣也要求我们饶恕别人。并且,耶稣在这项祈求中强调,我们从神获得的饶恕,应该与我们对他人的饶恕成正比:“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6:12)”

二、我们免人的债——活出蒙赦免的样式

紧接着主祷文的内容之后,耶稣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耶稣再次强调了饶恕他人的重要性。这是主祷文中唯一一项带注脚的祈求。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只有我们先饶恕别人,神才会饶恕我们。事实上,神已经饶恕了我们,并且神的饶恕是无条件的。

饶恕别人不是获得神饶恕我们的条件,而是经历被饶恕之人悔改所结的果子。作为蒙饶恕之人,我们有义务分享从神而来的饶恕的恩典。神饶恕我们,也让我们有能力饶恕别人。我们得到神的恩典,就应该把这恩典延伸给他人。

神很愿意饶恕我们的过犯,但是我们不肯饶恕别人的心会妨碍我们与神的交通,阻拦我们领受赦罪的平安和救恩的喜乐。耶稣讲到:“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5:23-24)主在这里并没有说谁对谁错。不管谁对谁错,我们都不能带着仇恨和怒气来敬拜神,寻求神,因为圣经告诉我们:“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箴28:9)神看重的是我们整全的生命状态。天国的子民必须首先与弟兄之间消除隔阂,然后才能与神有美好的交通。

耶稣让我们学会饶恕他人其实是在帮助我们释放自己,因为我们内心的苦毒会侵蚀我们的属灵生命。世界上最可怕的监狱是不肯饶恕的心灵监牢。我们应当警惕,不饶恕别人其实是在禁锢自己,折磨自己,更会给撒但留地步(参林后2:10-11)。撒但会藉着我们内心的仇恨捆绑我们,使之成为我们的网罗。圣经教导我们:“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12:17-21)何况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我们岂不更应该释放自己的心灵,将主的宽容和饶恕分享出去吗?就像保罗对我们的劝勉:“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4:32)

结语

每个基督徒都必须在圣灵的帮助下努力饶恕他人。像旧约中的约瑟一样。约瑟被他的亲哥哥们所卖,在埃及为奴。后来,他成为埃及的宰相,哥哥们请求他的饶恕。“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50:19-20)像新约中的司提反一样。司提反向他的同胞宣讲真理,但是他们却用石头打他。当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还在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徒7:60)最终像耶稣自己一样,成为宽恕与和解的使者,正如圣经的教导:“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于神,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林后5:17-18)

饶恕既不廉价,也不容易,总是以受害方付出巨大的代价为前提。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代价可能是永久性的伤害。受害方必须“吞下痛苦”,而不去寻求同等程度的报复。基督徒这样做是为了效法主耶稣。他虽然面对罪恶的仇敌,却仍然选择承受苦难,为的是让我们得到饶恕,与神和好。当我们受到冒犯的时候,常常无力宽恕对方,我们宽恕的力量只能来自天父那深不可测的恩典之井。

亲爱的弟兄姊妹,让我们践行起来。在我们的祷告中,诚心地敞开自己,向神承认我们的罪;在我们与人的相处中,努力饶恕他人。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刘聪
    时间:2023年1月8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