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母亲!

王教佺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约翰福音19:25-27

证道文字:

感谢主的恩典!今天是母亲节,祝各位做母亲的姊妹们节日快乐!

约翰福音19章25-27节记载的是主耶稣在受难之前把他的母亲马利亚托付给他的门徒约翰的事。

一、普世的母爱

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可以跨越时间、地域、族群。科学家基于对线粒体DNA的分析提出了“夏娃理论”,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并且拥有一位共同的母亲。因着母爱,生命得以维系和延续。按照传统犹太律法,一个人要想获得犹太人身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母亲是犹太人或者皈依犹太教,可见母亲在犹太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母爱的局限性。世俗社会的母爱有明确的界限,即母爱是对自己亲生的儿女。我们不能期望一位母亲无条件地去爱别人的儿女,有时甚至会看到不同母亲所生的儿女互相戕害的悲剧,完全忘却了我们源于同一位祖先。

二、马利亚的母爱

让我们藉着主耶稣和他母亲马利亚之间的故事来思想何为圣经教导的母爱。

先知以赛亚预言:“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太1:23)这让我们看到神对人类无尽的慈爱和怜悯。

路加福音记载了这个预言应验在马利亚身上:“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撒勒。到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大卫家的一个人,名叫约瑟,童女的名字叫马利亚。天使进去,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路1:26-28)“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路1:31)“马利亚对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路1:34-35)“马利亚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1:38)马利亚对神的顺服值得我们效法。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神的旨意,却不愿意顺服神。

当马利亚去看望她的亲戚伊利莎白时,伊利莎白对她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路1:42)“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路1:46-55)这段回应被后世教会称为“尊主颂”,它详细阐释了马利亚的信仰。马利亚承认神的伟大,相信神的信实,也甘愿顺服神的旨意。

按照凯撒奥古斯都的旨意,“众人各归各城,报名上册。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他们在那里的时候,马利亚的产期到了,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路2:3-7)如此简陋的环境更加彰显了马利亚的母性光辉。

孩童耶稣渐渐长大,“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路2:41-46)马利亚对耶稣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路2:48)耶稣的回应是:“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2:49)这里的“父”指的是天父。马利亚“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路2:51)。

耶稣开始传道之后行了许多神迹,其中第一个神迹是在迦拿婚筵上变水为酒(参约2:1-11)。约翰福音记载:“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2:1-4)

在原文中,耶稣对马利亚的称呼是“妇人”。这个称呼在我们听来有些匪夷所思,因为在中文语境中“妇人”常被当作贬义词,如无知妇孺、妇人之仁等。但是在希腊文中,“妇人”是中性词,无褒贬之分。主耶稣知道,当他开始在民众面前行神迹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距离十字架又近了一步,他的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也要与母亲马利亚分别。所以,主耶稣在回应马利亚时选择了一种礼貌的外交口吻,隐藏了自己的主观情感。

马可福音记载,在耶稣讲道时,他的“母亲和弟兄来站在外边,打发人去叫他。有许多人在耶稣周围坐着,他们就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在外边找你。’耶稣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就四面观看那周围坐着的人,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可3:31-35)主耶稣是在告诉我们,基督徒对亲情的定义要超越世俗的血缘关系。既然全人类都是神按照自己的形像和样式创造的,我们怎能不彼此相爱呢?

在主耶稣即将完成地上的事工时,他将母亲马利亚托付给他的门徒约翰。圣经记载:“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姐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约19:25)虽然钉十字架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件极其羞辱的事情,但是作为母亲的马利亚依然要陪伴在耶稣身旁,陪他走完在世的最后一段路程。“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约19:26)在原文中,耶稣对马利亚的称呼依然是“妇人”。无论是在迦拿婚筵上还是在十字架上,主耶稣都以“妇人”这个称呼告诉马利亚,也是提醒后世的基督徒,他要做的事情是关乎全人类的。“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19:27)这里主耶稣的确使用了“母亲”一词,他希望约翰和马利亚之间可以建立美好的母子亲情。

三、基督徒的母爱

我的母亲前些年已经安息主怀。清明节我回老家到母亲的墓地去记念,我和亲戚们交流——墓地保存的只是母亲的骨灰,母亲的灵魂并不在这里。由此我想到了团契中弟兄姊妹的分享,有的弟兄姊妹提到自己亲人信主时充满了感恩,有的弟兄姊妹则为自己的亲人还没信主就离世感到无比遗憾。

一位姊妹分享了自己的见证。她的孩子去国外学习声乐,这位姊妹放心不下身在异国他乡的孩子,就不住地向神祷告。有一天,她的孩子告诉她:“妈妈,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华人教会,也去做礼拜了。”听到这个好消息的姊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因为她知道有神随时随在地看顾保守她的孩子。

还有一位弟兄分享了自己上神学的见证。在面试时,神学院的老师问他:“你简历上提到你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如果你来上神学,你的母亲怎么办?”这位弟兄说:“我母亲听说我要来上神学,什么病都好了。”面试的老师们听到之后都很感动。

无论是母爱还是世间其他形式的爱,只有建立在耶稣基督里才能和永恒联系起来。诗篇讲到:“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46:1)出于人的爱有限制,有尽头,但出于神的爱却是“永不止息”(林前13:8),是今世的平安和将来的永生。

盼望弟兄姊妹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除了向自己的母亲表达感谢,也可以更多地思想天父的慈爱,向更多人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使他们有机会得着永恒的爱。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王教佺
    时间:2025年5月11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