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者

田红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启示录1:4-8

证道文字:

弟兄姊妹,主内平安!新春快乐!启示录1章1-3节是整卷书的引言,4-8节则以书信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问安

“约翰写信给亚细亚的七个教会。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和他宝座前的七灵,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启1:4-5)

亚细亚是当时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位于现今土耳其境内。“亚细亚”(Ασία)一词出自古代腓尼基语,意为“东方日出之地”,现代汉语译为“亚洲”。与“亚细亚”相对的一个词是“欧罗巴”(Ευρώπη),意为“西方日落之地”,现代汉语译为“欧洲”。这就引发了一场科学与信仰的讨论。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未发现美洲大陆和南极洲,只是简单地认为亚洲是日出之地,欧洲西边的大西洋是日落之处。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神的创造却是无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拓展,与此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神的全知全能。

“七个教会”指的是位于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老底嘉的七个教会(参启1:11)。据史料记载,当时共有100万犹太人居住在亚细亚地区,大约有50个犹太社群。安提阿主教伊格纳修(Ignatius)在赴罗马殉道途中也曾写了7封信,给位于以弗所、马格尼西亚、特拉勒斯、罗马、非拉铁非、士每拿的教会以及士每拿主教坡旅甲。圣经还记载了其他教会,例如歌罗西教会(参西1:1-2)、希拉波立教会(参西4:13)、特罗亚教会(参徒20:5;林后2:12)等。

为什么使徒约翰在此只提及七个教会?从这七个教会的位置来看,约翰显然是以信使的行程来安排七封书信的次序。从以弗所出发,往北到士每拿和别迦摩,再向东南到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和老底嘉,是一条途经这七个教会的最短路径。因此七教会书信的编排次序,的确和当时的地理背景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这七封书信的排序与教会的属灵状况、重要程度以及所代表的历史时期有关。我们只需要知道,约翰是在对众教会说话,藉着给七个教会的信向所有圣徒说话,也包括今天的我们。

“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按照原文的语序可以直译为“今在、昔在、以后要来的那位”,描述了神的属性和本质。顺序和翻译上的区别更能反映神的属性和本质,强调基督的再来。这一“时间三重法”的句子在希罗文献中有类似的用法,也来源于旧约。“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出3:14)“自有永有”的希伯来原文可以直译为“我是那我是”,其中“是”有“成为”、“临到”的意思。另外,以赛亚书记载:“谁行作成就这事,从起初宣召历代呢?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赛41:4)“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我所拣选的仆人。既是这样,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华,在我以前没有真神,在我以后也必没有。’”(赛43:10)“耶和华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赛44:6)“雅各、我所选召的以色列啊,当听我言:‘我是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赛48:12)神的自我启示是:“我是始,我是终;我是今在、昔在、以后永在的神。”

使徒约翰对父神的描述强调了神超乎时间的永存性,同时告诉信徒,在基督的再来中神也将临到。在旧约时代,耶和华神要摩西晓谕以色列百姓,他就是“我是”,是即将采取行动的神;在新约时代,神藉着使徒约翰要教会知道,他也即将审判这个罪恶的世界。

“七灵”在启示录中出现了4次。“约翰写信给亚细亚的七个教会。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和他宝座前的七灵”(启1:4)。“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3:1)“有闪电、声音、雷轰从宝座中发出。又有七盏火灯在宝座前点着,这七灯就是神的七灵。”(启4:5)“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启5:6)

关于七灵的解释有五种:完全彰显出来的圣灵,七代表完美;七个教会的使者;圣灵的七重恩典;犹太传统中的七位天使长;金灯台的异象。以赛亚书阐释了圣灵的七重恩典:“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他必以敬畏耶和华为乐,行审判不凭眼见,断是非也不凭耳闻”(赛11:2-3)。伪经以诺一书记载了七位天使长:乌利尔、拉斐尔、拉基勒、米迦勒、加百列、赛瑞卡、雷密尔。撒迦利亚书描述了金灯台的异象。所罗巴伯带领回归的子民重修圣殿受阻,先知撒迦利亚得异象,看见金灯台上有七盏灯,灯台旁有两棵供油的橄榄树(参亚4:1-3)。神晓谕撒迦利亚:“这是耶和华指示所罗巴伯的。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4:6)经文讲到:“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启1:5)这带着恩惠和平安的问安来自于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由此可见,宝座前的七灵指的应该是圣灵。

二、爱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1章4节讲到天父和圣灵,1章5节提到圣子耶稣,这样的顺序虽然与我们通常问安的顺序不一样,但是约翰这样安排是要衔接后面的经文,即描述和颂赞耶稣基督。“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启1:5-6)

“诚实作见证的”。主耶稣身为人子,他忠心地为父作见证,为自己作见证,为他所见所知的天国真理作见证,尽心竭力成全了律法和先知所说的话,指导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从死里首先复活”。主耶稣战胜了死亡,“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相信他的人也必复活,跟随他进入那充满盼望的新生命。

“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是胜利的征服者,他要建立神的国度。他如今在每个信徒的心里作王,也必定在地上永远作王。神大有能力,人类任何统治者或隐藏的势力都绝非敌手。虽然我们尚未看见万物向他俯伏,但启示录却清楚指明这必定会成就。

“他爱我们”。耶稣为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受苦至死,显出他对我们的爱有何等深厚。我们所面临的各种艰难困苦都可以在耶稣的大爱里得到安慰。耶稣用自己的血洗净了我们的罪污,使我们内心的愧疚和羞耻得以卸下。所有祈求神用基督的宝血洁净自己的人都会得到神如此的对待,永远不变。

“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神的祭司”。我们是神的子民,被耶稣基督的宝血洁净,分别为圣,成为祭司。这个描述引出启示录里重复出现的图画——神的圣殿。虽然某些人蒙召专门在教会做神指定的事工,但神呼召所有的子民服侍他。神赐给我们特权,叫我们代他说话,向还没有接受神恩典的人传福音,向有需要的人表达神的慈悲怜悯,用神的教诲教导他人,在代祷中带领人来到神面前。

约翰深知耶稣全然爱人类,甚至牺牲性命救人脱离罪恶,因此约翰一生的目的就是尊崇主耶稣。当他领受并记录下这些关于救主耶稣的伟大真理后,就情不自禁地敬拜赞美主:“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三、两则神谕呼吁信徒以严肃的态度来面对这卷书的启示

1.第一则神谕

“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启1:7)

“看哪”(ἰδοὺ),这个希腊单词在启示录出现了26次,和合本将其中10次翻译为“看哪”。这个词在叙事的段落中是引起注意的目的,在讲论中则是要强调所言之事的确定性,也就是“的确如此”的意思,与“阿们”相呼应。

“他驾云降临”。在旧约和新约可以找到类似的场景。“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但7:13)。“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亚12:10)“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24:30)

“众目”,原文直译为“每一个眼睛”,现代中文译本译为“每一个人”。

“哀哭”,意为悔改。这悔改包括什么人?普救论认为,所有的人(包括敌对神的人)在末日都将为自己的行为哀哭悔改,并因此都将得到救恩。时代论认为,基督再来时,教会将被提到空中,地上所留下的人要面对审判,而以色列作为神的选民会得到一个悔改的机会。类似时代论认为,基督再来时,不确定还有悔改机会的人要哀哭,但哀哭不会带来得救的结果。类似普救论认为,基督从死里复活之后已经在世界中掌握王权了,具体呈现就是教会的建立和成长。当地上万族中原本属撒但的人因着教会所传的福音哀哭悔改并得以进入神的家中时,基督在世的王权就得到了彰显。

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升天、赐下圣灵、建立教会是“已经成就”的事情,而基督的再来则是“尚未成就”的事情。相对于他第一次以受苦弥赛亚的角色而来,在世界的末了他将以审判官的身份第二次再来。在这两次降临之间,他并没有离开他的教会,因为他曾应许:“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在主耶稣的同在中,教会得着保守和提醒,可以完成主赋予她的使命。地上的万族因着教会的见证,有机会向主耶稣哀哭悔改。这个机会之门不会永远打开,当耶稣基督二次再来的时候,他将要施行审判。如启示录所记:“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22:12)

2.第二则神谕

“主神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1:8)有译本将这节经文译为:“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我是今在、昔在、将要再临的;我是全能者。”这个译本用三个平行句来呈现神至高无上的主权。第8节“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与第4节“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相呼应,只是发言者由约翰转为神自己,这也使4-8节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阿拉法”(Α)和“俄梅戛”(Ω)是希腊字母表的首末二字。犹太人表达从头到尾时习惯说从Α到Ω,比如他们在描述亚当犯罪时会说亚当犯了所有律法(从Α到Ω),在形容亚伯拉罕的义时会说亚伯拉罕取了全部律法(从Α到Ω)。约翰在这里强调的是创始成终的神从头到尾在历史的长河中掌权作王。

从Α到Ω的神,不单是“今在、昔在、将要再临”的神,也是“全能者”。“全能者”(παντοκράτωρ)由“所有的”(παν)和“管治”(κράτωρ)两个字组合而成,是“统管万有”的意思。在约伯记中,耶和华神被称为“全能者”;在其余旧约书卷中,则以“万军之耶和华”为其名。这两个称号在七十士译本中都被译为“全能者”,可见约翰的用词反映了旧约的神学观。在新约中,除了约翰以此来描述神的属性,保罗也曾写到:“‘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林后6:18)

在今天选取的经文中,约翰以“全能者”作为结语,带给当时身处各种环境中的信徒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如此,因为只有在基督里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慰和鼓励。如圣经所讲:“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林后3:4-5)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田红
    时间:2025年2月2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