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诗篇77篇
证道文字:
今天分享的是诗篇第77篇。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在某个需要帮助的时刻你向神呼求,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好像所有的门都关上了。当没有得到迫切需要的帮助时,怀疑便会充斥我们的脑海,想知道神或者我们自己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为了帮助有同样经历的人,诗篇第77篇展现了一个走出绝望幽谷、重拾信心盼望的故事。
一、绝望幽谷中的呼求
1-2节描写的是绝望者亚萨的呐喊:“我要向神发声呼求;我向神发声,他必留心听我。我在患难之日寻求主,我在夜间不住地举手祷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
亚萨是在圣殿中负责敬拜赞美的人,他正面临一个令他非常痛苦的环境,他被深深的忧伤压垮了,看不到摆脱痛苦的出路。在患难的日子,在绝望的幽谷之中,亚萨向神发声呼求,恳切寻求神的帮助。他意识到神是他的依靠,他把苦难带到神面前,来到神面前寻求安慰。
3-6节是描写亚萨敬拜默想:“我想念神,就烦燥不安;我沉吟悲伤,心便发昏。你叫我不能闭眼。我烦乱不安,甚至不能说话。我追想古时之日,上古之年。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扪心自问,我心里也仔细省察。”
亚萨藉着敬拜、读经、祈祷、默想亲近神,他彻夜祷告,但是痛苦丝毫没有减少,他整夜在不安的痛苦和失眠中辗转反侧,无法将思想从自己的处境和被神抛弃的感觉上移开。过去他曾得到过帮助,神使他的心歌唱,但现在他的心是空虚、贫瘠的,没有喜乐。诗人试图理解他的痛苦,但没有找到出路,他的反思最终以一系列尖锐的问题结束,他开始质疑他所信靠的神,他的信仰受到了冲击。抵制怀疑的力量并不在于某些技巧,例如敬拜、赞美、读经、祈祷或默想,如果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流于表面,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于是,亚萨选择在神面前倾吐一切的顾虑,用最真实的语言准确地描述表达了他的感受,将他的疑惑和困扰一吐为快。
在7-9节他发出了疑问:“难道主要永远丢弃我,不再施恩吗?难道他的慈爱永远穷尽,他的应许世世废弃吗?难道神忘记开恩,因发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吗?”
我们发现,陈述具有医治的果效。神不会因为你发自内心地真实表达而生气,即便是充满怀疑和抱怨。向神发出疑问不是罪,比如大卫、耶稣都向神发出过疑问,但向神发布命令,要求神立即作答,或必须听从我们的意见就是罪。
这里亚萨告诉我们,向神坦承自己的怀疑是有用的,简单地向神大声说出你的感受是有治疗作用和功效的。你想得到神回应吗?想让神亲近你吗?当你感到心碎和精神崩溃时,请继续向神倾诉心声。真实地质疑胜过虚伪地信靠。在提出这些问题并表达他的怀疑困惑时,诗人的心逐渐平静,获得安息。
我们知道约伯的遭遇,在他经历一切苦难和朋友无用的安慰时,他没有转离神,他向神发问,坚信自己没有罪,他想让神给他一个解释。他的结局给了我们安慰。所以我们看到:真实地质疑胜过虚假的敬拜。神让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来拜他(参约4:24)。
二、发现问题转变视角
在10-12节,诗人转变了视角,他默想神在过去的作为:“我便说:‘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之年代。我要提说耶和华所行的,我要记念你古时的奇事;我也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
在绝望的边缘,诗人突然间意识到:他现今所面临的苦难与一个更大的问题相比相形见绌。他真正面对的问题是:神是否真实?是否靠得住?信仰有效吗?他突然意识到,他正面临着完全失去信仰的可能性,这让他感到害怕,因为他所感受到的和他所认知到的信仰变得不一致了,因此在第10节他说:“这是我的忧伤:至高者的右手已经改变了”(“至高者的右手已经改变了”或译:“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的年代”)!(新译本)
诗人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他一瞬间就明白了自己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祈祷的,一开始就错了。他被自己的处境所困扰,困境占据了他整个脑海,他完全被自己的情绪所支配。当被情绪和感觉控制时,我们就会变得愚钝不理智,无法做出正确推理和理智判断。
人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当你定睛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思维必然是有限的,但是当你仰望神时,你就拓宽了视野,接受了真理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真理不是单一层次的思想,它是一个立方体,有侧面,有其他需要考虑的方面。在神的宏大叙事下看当下,与在当下的局限中去认识神宏大的旨意是完全相反的路,后者是盲人摸象的做法,会扭曲我们的判断。
当我们从狭窄、有限的平面开始,就会被限制在那个平面上,看不到其他事实,局限在我们自己的感受里,这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因此,在自我感觉的支配下,人的判断是扭曲的。诗人意识到问题后,决定从神的作为开始思考。
三、走出幽谷重拾信心
13-20节描绘了神行奇事和救赎他的百姓。其中13-15节说:“神啊,你的作为是洁净的,有何神大如神呢?你是行奇事的神。你曾在列邦中彰显你的能力。你曾用你的膀臂赎了你的民,就是雅各和约瑟的子孙。”
诗人通过默想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对神作为的意义有了重要的理解。对神工作的默想使他最终站在神面前,并感受到神的完美、神的圣洁,他意识到神无比的伟大。神的作为使他绝对相信神是伟大的,没有别神可以与他相提并论,他仔细思想了神过去所做的许多事情,有一件事特别帮助了他。
当面对情绪上的干扰和压力时,尤其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似乎一切都出了问题,我们的信心就会受到极大的考验。当回顾神在人类历史和当下生活中的作为时,诗人发现,其中的一件事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能帮助他,就是神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这件事消除了他的疑虑——神对人类一切事件的主权控制在穿越红海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16-20节描写了诸水在神面前惊慌:“神啊,诸水见你,一见就都惊惶,深渊也都战抖。云中倒出水来,天空发出响声,你的箭也飞行四方。你的雷声在旋风中,电光照亮世界,大地战抖震动。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脚踪无人知道。你曾藉摩西和亚伦的手引导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
诗人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两个要点:
1.使人恐惧的力量本身仍在神的主权控制之下。
当以色列人过红海时,他们所害怕的危险本身也是惧怕神的,诸水的大能和大海深处的神秘力量都在神面前颤抖,这些完全不受人类控制的强大力量仍然在神的控制之下。每件事情的背后,每一种让我们害怕的力量都是神的手在掌管。雷霆、闪电,这些力量都是神的,这些在当时令以色列人感到恐惧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处于神的控制和权柄之下。任何力量,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类的,除非得到全能者的明确许可,否则不能运作。诗人在思考这伟大的真理时获得了信心和力量。
“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垄沟的水随意流转。”(箴21:1)最坏的暴君也要以完成神的旨意而告终。彼拉多与耶稣在约翰福音19章10-11节的对话,让我们知道所有权力都属于神,无论何种形式的,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2.人虽无法理解神是如何工作的,但并不表明他没有在工作。
以色列人到达红海边缘时惊慌失措,向摩西抱怨。“他们对摩西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出14:11)“我们注定要失败!埃及人正向我们袭来,你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陷阱。”以色列人前有红海后有追兵,困境中他们没有可见的出路,已经到了绝境。他们想象不到,原来神的旨意是带领他们穿过红海,穿过困难,穿过试炼,不是绕过它,而是要穿过其间!
那是神将带我们去的地方,一个我们自己无法通过的地方,他会亲自带我们通过,因为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如同天高过地(参赛55:8-9)。
我们回顾并总结一下今天所分享的内容。
一、绝望幽谷中的呼求(诗77:1-9)
陈述具有医治的果效,坦诚地向神倾诉心声是有作用的。
二、发现问题转变视角(诗77:10-12)
转离以自我为中心,以神和他大能的作为为中心。
三、走出幽谷重拾信心(诗77:13-20)
第一,使人恐惧的力量本身仍在神的主权控制之下。第二,人虽无法理解神是如何工作的,但并不表明他没有在工作。
当我们陷于困境,专注于自己,就会被失望击败;若专注于神,以信心仰望他,环境也许没有改变,但我们自己却会改变。亚萨的困境并未完全解决,但他却从绝望的幽谷和怀疑的阴影中走出来,进入对神伟大应许的信靠和盼望中。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