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拯救的恩典

韩占慧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提摩太后书1:9-10

证道文字:

感谢主的恩典,让我们又能够一同思想主的话语。提摩太后书1章9-10节包含八句话,可以分为四组来分析。第一组突出了神伟大的工作:“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提后1:9)。神的“救”与“召”联系紧密:“救”显明神使人脱离绝望的境地,针对人的过去;“召”显明神赋予人圣洁的使命,针对人的未来。第二组说明了怎么救、怎么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提后1:9)第三组解释了第二组中提到的“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但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提后1:9-10)第四组阐述了基督耶稣的作为:“他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1:10)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能对神拯救的恩典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恩典与行为相对

保罗特别强调,神的拯救“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提后1:9)。保罗对此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因为他悔改之前是一个试图通过行为讨神喜悦的法利赛人,他严格遵守律法,并且逼迫教会。但是,在他去捉拿基督徒的路上,“将到大马士革,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徒9:3-5)从那时起,保罗就认识到耶稣基督与他祖宗的神是同一位神,也认识到神的恩典不可能靠行为得到,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罗3:20)。

弟兄姊妹,我们能够得蒙拯救,不是按我们的行为,而是按神的恩典。今天有28位弟兄姊妹决志受洗归入基督,他们每一位都清楚自己不是凭着行为被神拯救,反而是因着神的拯救才有了美好的行为。

两周前,一位姊妹来参加考道,旁边还有一位慕道班的义工。这位参加考道的姊妹说她在信主前脾气很暴躁,在家里与老伴打打吵吵几十年,在单位与别人说话稍有争执就会动手。我当时都不敢相信她的话,因为面前的她很温柔。但我知道她说的都是真的,我也相信是耶稣基督的大能改变了她。这位姊妹离开后,那位慕道班的义工说自己信主以前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这让我更加惊讶,因为她在教会服侍了好多年,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的。但我也知道,在基督里我们的肢体没有谎言。我感慨神的恩典何等丰富!这恩典是神白白赐给我们的,不是凭着我们的行为。

二、恩典是藉着基督耶稣

今天选取的经文中有两个关键词“基督耶稣”与“福音”。我们对这两个词太熟悉了,以致于常常不会深入思想它们的内涵。只有理解了这两个词,我们的信仰才是清楚的。

首先我们来关注“基督耶稣”这个词,它在选取的经文中出现了两次,而且第二次保罗特别在前面加上了“我们救主”四个字,可见“基督耶稣”对我们的信仰非常重要。

“耶稣”是希腊文的音译,希伯来文的音译是“约书亚”,意思是“耶和华拯救”。这在2000多年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基督”是希腊文的音译,希伯来文的音译是“弥赛亚”,意思是“受膏者”,表明耶稣的职分和工作。

旧约圣经的焦点集中在对弥赛亚的盼望,因为人守不住律法,需要弥赛亚的拯救。新约圣经的核心则是见证耶稣就是弥赛亚,就是基督。使徒保罗将“基督耶稣”连在一起使用,是在确认拿撒勒人耶稣就是我们所盼望的救主,他担当了先知、祭司、君王三重职分,要拯救我们脱离罪的辖制。

另一个关键词是“福音”,这个词同基督耶稣有着密切的关系。福音到底是什么?结合上下文我们就可以找到保罗对福音的解释:“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他从死里复活,正合乎我所传的福音。”(提后2:8)因此,“福音”这个词强调了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

耶稣是基督,他从死里复活,这是早期教会宣讲的主要内容。使徒行传记载:“保罗和西拉经过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徒17:1-3)。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信仰的核心就是:耶稣是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神的恩典藉着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并且“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西1:13)。

三、恩典是赐不能坏的生命

“不能坏的生命”指的是什么?如何彰显不能坏的生命?我们需要联系上下文来解读。保罗讲到:“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后1:11-12)在这里,“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指的就是不能坏的生命。正是因为有神所赐的不能坏的生命,保罗才能面对苦难。他告诉提摩太:“因为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后1:7-8)

由此可见,刚强、仁爱、谨守的心就是对“不能坏的生命”的具体诠释。我们从整卷提摩太后书可以看到,刚强就是在逆境中依然愿意与神同工,作基督耶稣的精兵(参提后2:1-3);仁爱就是竭力向众人传扬福音,在神面前作无愧的工人(参提后2:14-15);谨守就是离开不义,显明自己是主的人(参提后2:19)。

最后我想和弟兄姊妹分享三个见证。

第一个是有关刚强的见证,是我的同学分享她的外公潘仰贵牧师读神学的一段经历。“1927年,一位牧师极力推荐外公到上海江湾神学院学习。外公家中贫穷,他的父亲无法供给路费,更不舍得让心爱的儿子离开,于是竭力反对外公出去求学。外公为此切切祈祷,求神给他预备上学的道路。神感动山西临汾教会的众弟兄姊妹,他们为外公凑了十块大洋。1927年正是战火纷飞、军阀混战之际,乡下老百姓都不敢出门。外公穿着一件旧棉袍子,背着干粮袋子,辞别父亲,踏上了求学之路。从家乡走出来时,外公根本不知道上海在哪里,但他说:‘我有神的带领,有神的看顾,我的鼻子底下有嘴,难道还怕找不到上海吗?’外公沿着铁路线出发了。当时火车沿线都是闫锡山的部队在拉运军火,外公就搭火车与士兵们一起前行,一路上帮着搬运货物,清扫车厢。若火车停止行驶,他就继续步行,到大路上寻找可搭乘的车辆,一路上风餐露宿。在行程中,外公偶遇一位好心人,他得知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还有人不远千里去上海求学,竟主动给了外公几十块大洋。外公说:‘这是神迹!’以后的路途虽充满艰辛却也是恩典相随。外公过了黄河,途经河南、湖北,在汉口乘船,又前往安徽、江苏,长途跋涉,千辛万苦,走走停停,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最终抵达上海。”我读到这个见证的时候内心很受触动,这位同学的外公可以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求学,去侍奉神,如此刚强的经历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榜样。

第二个是有关仁爱的见证。这是一位姊妹分享的自身经历。“我信主源于我的母亲。记得有一天母亲跟我说:‘我在一个教会听讲圣经,觉得里面的话都特别有道理,要不你有空也去听听?’当时我只淡淡回了一句:‘行吧,有空再说。’后来母亲每周日都会去听牧师讲道,回来都会跟我念叨几句。一开始我的内心是比较抵触和排斥的,只觉得母亲是因为内心空虚才去寻找一些心理慰藉。但日子久了,听的多了,特别是当我遇到一些心里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我每次求助母亲,她都会用很多圣经里的话开导我。渐渐地,我发现我开始能接受了,不过也只是半信半疑。后来,生孩子的事彻底坚定了我信主的心。在怀孕中,我经历了先兆流产、大出血,每次都是在母亲的祷告中平安渡过。当孩子出生后,我也在基督里经历了重生!”弟兄姊妹,今天这对母女要一同接受洗礼,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

第三个是关于谨守的见证。我们中间即将受洗的武桂凤姊妹受姥爷的影响信主。她刚开始信主时进入了异端,后来感觉不对劲,因为她发现总不受洗。追问之下她才知道,这是异端三赎基督。从那以后,她到任何一个地方敬拜都特别小心谨慎,一定要确认是否受洗。她清楚基督徒要离开不义。另外她讲到,她的婆婆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信主前因为家庭的事情常常与她针锋相对,但是现在她同婆婆的相处如同母女那样亲近,她用生命显明了自己是主的人。

弟兄姊妹,从这三个见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神拯救的恩典就在我们身边。我也相信,我们的生命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而且还会继续书写这样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与生命的救主连接在了一起。愿神带领我们走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愿神的恩典天天伴随众位弟兄姊妹。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韩占慧
    时间:2023年4月2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