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盼望的教会

张斌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哥林多前书15:58-16:12

证道文字:

今天证道,我们把上一次分享的哥林多前书15章58节与第16章前半部分的内容放在一起分享。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复活的盼望和复活的真理是紧密相连的。而且,15章58节是对第15章的总结,也是对整个哥林多前书的总结。圣经注释提出,可以将15章58节与1章9节关联来说明主的福音。

对于基督徒来说,认识耶稣基督的复活,认识我们所持守的,不仅会让我们的眼目望向将来,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和改变,更使我们的信仰在生活中得以坚固,不摇动,愿意竭力多作主工,因为我们知道在主里面所付出的一切都不是徒然的,是有盼望的(参林前15:58)。今天的教会如同哥林多教会,在教会里可以听到神的话语、福音的真理,同时也会看到嫉妒、纷争及道德上的败坏等等。我们会想,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在教会里发生呢?于是就会感到伤心、沮丧、失望、疑惑……

保罗藉着哥林多前书的劝诫说明了教会是蒙召的。“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他所召,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份。”(林前1:9)基督徒的信仰并不仅仅是对神有认识、有看见,也要对今天身处的教会有认识、有看见。教会里传讲的是盼望的信息,教会不会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没有盼望了,因为这盼望植根于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信心的看见会超越肉眼所见。有时我们会幻想一个更好的教会,但这并不由我们掌控。我们希望教会充满爱心,充满喜乐和美好,但有时我们可能会在教会里受伤。我们要从耶稣基督里看教会,看生活,看一切,我们是因信耶稣基督才有真实的看见和盼望。基督徒的盼望既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会,更不能脱离时代。

基督徒的信心不是自信,不是仅凭肉眼所见,而是在耶稣基督里看见他为我们走向十字架流血舍命,为我们埋葬坟墓,为我们复活,为我们升天,并留下应许说他还要再来接我们到他那里去。如果对耶稣基督有整全的信,就会真正理解保罗藉着哥林多前书所教导的纠正教会失败的意义和他带领众肢体在耶稣基督里面真正的建造,并且明白基督徒在世得胜的秘诀。所以,基督徒的盼望绝不是幻想,绝不是因为匮乏而产生的期待。

我在预备讲章的过程中曾感觉16章1-12节的经文没有什么可分享的。在这里,保罗只是让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为耶路撒冷穷苦的弟兄奉献,还说了他行程的安排。可是当我将15章58节和16章1-12节的经文联系起来时,就发现经文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基督徒的盼望应该具体到生活里,但信心的盼望具体落实到生活中又好像很难。于是,保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分享,带领我们重新认识金钱、时间,重新认识同工关系,让我们重新看到有盼望的教会、有盼望的基督徒应该如何使用金钱,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处理和同工的关系。这就是盼望在生活中的具体化、实质化。

基督徒的盼望是实在的,是体现在具体的生活里的。当基督徒说有盼望,不是让别人听到你口中的盼望,而是在生活实质里看到你所盼望的。在16章1-4节,保罗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手上的金钱。我们父辈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省吃俭用,要攒钱,这是金钱对人的辖制。而新生代没有经历过物质的缺乏,就很容易浪费,不断透支明天,这同样是被金钱辖制。

神藉着保罗的教导告诉我们,只有奉献才能让金钱真正成为你使用的工具,而不是辖制你的偶像。说起奉献,我们通常会认为是因为教会或弟兄姊妹有缺乏,我们把钱放在奉献箱里,供给有需要的人。奉献对于教会和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要为怎样使用金钱来祷告,求神赐予智慧,给我们能力,遵行神的旨意,能够去使用好神所托付我们的金钱。

保罗藉着哥林多教会提醒我们:不论是哥林多的教会,还是耶路撒冷的教会,主的教会是合一的。虽然彼此不认识,也没有实质的交往,但保罗提醒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为耶路撒冷有缺乏的圣徒奉献,因为普世的教会是一体的。即便走进陌生城市的教会里,我们也会感到亲切,因为我们在主里是合一的。保罗希望哥林多的教会真真正正认识到普天下所有的教会以至历世历代的教会在主里是合一的,同属一个身体。而奉献是对教会合一的看见,奉献源于信靠。

很多时候我们对奉献有一个错误心理:我奉献了,就期待神加倍祝福我。我曾经接过一个老弟兄的电话,他说:“张牧师,我每个月都奉献,也常常祈祷,我现在得病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为啥呀?”这个老弟兄想的是认真奉献,敬虔生活,神就应该恩待他。这是将奉献变成了等价交换,像是一种交易——我奉献了,神就应该把平安健康都给我;神没给我,就好像我付了钱没拿到等价的商品一样。

我们在奉献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心理?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谈及奉献的时候,没有说你们这么做,神就祝福你们。耶稣基督用生命改变了我们,我们有奉献的责任。就像我们爱自己的孩子,不是期望他有回报,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在跟孩子做交易。所以,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发自内心的,愿意把最好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甚至生命都给予孩子,希望他过得更好。

奉献是我们从基督里得到了丰盛的恩典,再自发地去分享、去践行从基督所领受的。保罗用16章1-4节教导我们藉着真理明白如何使用金钱,希望我们在使用金钱上得自由,而不受金钱的辖制。金钱不是在拥有的时候有价值,而是在被使用的时候才有价值。奉献是发自于爱心的自由行动,是我们在基督里合一的分享,是一种切切实实的服侍,是让肢体也感受到神的丰盛。

只有自己感到神的恩典丰富有余时,我们才会向外分享。分享时,我们会真正体会到耶稣基督所做的工作,就会发自内心地向神献上敬拜。敬虔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我们因着真理得自由,再藉着自由的行动去承担、去践行基督徒生命的本质,真正体会到作为活祭的意义。所以,当我们来到神的面前,要把奉献作为祷告的一部分,让神引导我们明白奉献的意义,经历奉献的过程,从而体会到耶稣基督的真理释放了我们。

在16章5-9节中,保罗藉着他的行程,分享了他的时间管理模式。今天的基督徒都很忙,但时间管理并不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而是要很好地利用时间,要有计划和安排。计划不是说预知未来,而是指常常做预备——此时此刻就预备好面对后面的一切。盼望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有今天,还有美好的将来。保罗让我们带着一颗寻求的心过好人生,不是让我们去受苦,也不是让我们只低头忙碌,而是让我们既抬头仰望神,也专注神给的时间、机会,把握住神赐给我们的一切。也就是在时间的利用上我们要知道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所以,基督徒要有灵修,灵修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有次序,用该用的时间做该做的事情。

10-12节保罗分享的主题是盼望。保罗提到了他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同工提摩太和亚波罗。对于熟读圣经的弟兄姊妹来说这两位并不陌生。保罗对比自己弱的同工充满了祝福和关爱。不仅是这里的经文,在提摩太前书和后书保罗也充分表明了他对后辈栽培的心。今天的教会每个人也应该关心身边比我们弱小的肢体。

保罗说:“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罗14:1)。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多担待别人不是吃亏,而是我们有担当。一个在家庭里有担当的人,他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在人际关系中,当你能够去承担责任,能够去祝福别人的时候,说明你是信心刚强的人,也是生命成熟的人。教会里嫉妒纷争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想独享,不愿意分享,想自己占有,不愿意让别人成长。因此保罗提醒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要格外地关注提摩太的服侍。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今天的我们要传福音,要把人带到教会来,要让他在教会里生命得以成长,而不是把人带到教会里来,让他失望地离开。所以,教会牧者、基督徒都应该向保罗学习与人相处的方式——做一位有担当的人。

“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林前1:12)第二个被提到的人是亚波罗。保罗就是要藉着与他联系紧密的同工来破除教会里的纷争。人有喜好是正常的。比如你跟这个姊妹交通很顺畅,可能跟另外一个姊妹交流起来就有点别扭,但却不会因此把关系变成有你无她,如果这样教会就会分崩离析。不论在家庭还是在教会,当你愿意用心去尊重别人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生活里面处处都有神格外的恩典。

基督徒在与人相处时,不要一味地要求别人,更不要强求别人。若要家庭关系融洽,不要总要求对方,而是要尊重对方,而尊重别人最好的方式是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总要求别人做这做那。

愿神藉着保罗分享的同工关系给我们更多的在主里面的看见,让我们能够为主而活,看到永活的盼望。藉着保罗分享他对金钱、时间、同工关系的安排和处理使我们知道,信仰不是仅仅信就够了,信仰是我如此信,也要如此活。在基督里因信有盼望,这个盼望体现在我们如何使用金钱,如何管理时间,如何与别人相处等等方面。

愿耶稣基督复活的能力更新我们,让我们在他里面有盼望,并将这盼望活在每一天。愿神祝福他的话语,也祝福听他话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愿一切荣耀都归给神。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张斌
    时间:2024年7月14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