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贺永花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罗马书1:16-17

证道文字:

保罗在问候了罗马的弟兄姊妹,为他们祷告和感恩,并讲明自己想要去到他们中间彼此激励、同得安慰的计划之后,他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6-17)这两节经文是对福音的主题陈述。

这是保罗宣言的开始。他说“我不以福音为耻”,什么是福音?福音在希腊文是指“好消息”或“喜讯”,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教义,是只有在耶稣基督里可以得救的好消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中间,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拿去了对人的咒诅,成全了神对义的要求;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在父那里为我们预备地方,使我们有永生的盼望。但是这样的好消息(福音)会带给人们挣扎吗?

第一,“不以福音为耻”(罗1:16)。

“不以福音为耻”的“耻”字翻译过来是“羞愧”,也有“冒犯”之意。什么样的人可以“不以福音为耻”?只有接受自己的不义,不觉得被福音冒犯的人才能真正不以福音为耻。保罗宣告说:“我不以福音为耻”,听上去好像是有些消极的宣告。事实上,保罗是在说,“我对福音满怀信心,我以福音为傲”。保罗是犹太人,出生于便雅悯支派,是迦玛列的学生,他有引以为傲的出身和教育,有知识、权力和才能来面对他的时代。然而,在与神相遇后,保罗承认自己的不义,承认耶稣是为他而死,承认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算不得什么,愿意效法耶稣基督的受苦和侍奉,他不以福音为耻。

今天我们是否真的“不以福音为耻”呢?事实上,在每个时代,都有可能“以福音为耻”,而不是急于分享福音。福音会带给我们挣扎,因为福音是以让世人觉得愚拙的方式显明的。

1.福音让我们承认属灵上的败坏和罪恶。救恩是白给的,但这对于那些觉得自己“善良”或比其他人要好的人是一种冒犯,因为福音没有说“善良”的人会得救。

2.福音让我们承认耶稣是为我们而死,我们只有通过耶稣才可以得救。对于那些认为可以通过做好事或靠自己的努力,或是以其他方式(其他信仰)得到救赎的人,福音是一种冒犯;对那些没有认识到耶稣为我们而死的人也是一种冒犯。

3.福音告诉我们,得救是要效法耶稣的受苦和侍奉(而不是成功和利益),这冒犯了那些认为得救就意味着生活会变轻松的人,也冒犯了那些认为得救会破坏他们目前安全舒适的生活的人,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

保罗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1:22-24)

“钉十字架的基督”被视为绊脚石有三个原因:

1.十字架本身就是耻辱和失败的记号。

2.这与人们(犹太人)的期待不符,和一个得胜的、要建立荣耀国度的弥赛亚是相反的,他们鄙视为他们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3.希腊人被视为有文化修养的族群,他们痴迷于智慧,对他们来说十字架是荒谬的,所以基督反成了绊脚石(如:哥林多教会沉迷于传道人的论辩能力和身份,而不是他们所传讲的信息),因而福音会带来挣扎。

这是对觉得福音难以接受的人说的。作为基督徒的我们认识神,承认和经历了神的大能,又是否能不以福音为耻呢?有没有哪个瞬间,这信仰也成为我们的挑战?

保罗曾劝告年青的同工提摩太说:“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后1:8)“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后1:12)

福音会带给人挣扎,因为它要求我们面对自己的不义,面对自己的真面目,但如果你知道所信的是谁,就会和保罗一样用生命去见证“我不以福音为耻”。

第二,“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罗1:16)。

这是一种以神为出发点的认识。严格地说,这是先决条件,因为福音首先要求“信”。福音只有对信仰者才是神拯救的大能——福音需要勇气。

神学家卡尔•巴特说:“福音既不需要寻求,也无必要逃避和各种世界性宗教及世界观之间的争论……福音不是众多真理中的一种,福音向一切真理提出了质疑……无需辩护,无需为福音是否会获胜而忧心忡忡……在这个世界上,神拯救的大能是全新的、闻所未闻的和不期而遇的……福音不自我解释,也不毛遂自荐;福音不乞求,也不谈判,福音不威胁,也不允诺。无论何处,只要人们不是为了它本身而倾听它,它就会默不作声。”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讲到福音的本质和超越性,这是一种超过我们认识的力量,宣告赦免我们的罪孽的力量。保罗说,福音是神的大能,他没有说它带来能力或拥有力量,它本身就是神的大能。五世纪的叙利亚主教西奥多雷把福音比作胡椒:“胡椒从外表上看似乎是冷的,但当你将它放在牙齿之间嘎吱作响时,却会感受到燃烧的火焰。”他继续说:“福音一开始可以像一个有趣的理论或哲学一样出现,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个人身上,我们会发现它充满了力量。它的能力是做什么的?它是神‘拯救’的能力。”

圣经中讲到,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所有跟随他的人都四散逃离,大家巴不得和他撇清关系。可是“到了晚上,因为这是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有亚利马太的约瑟前来,他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神国的。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诧异耶稣已经死了,便叫百夫长来,问他耶稣死了久不久。既从百夫长得知实情,就把耶稣的尸首赐给约瑟。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可15:42-46)。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到,福音需要勇气。

教会中一位姊妹的父亲突然离世,姊妹在讲述时泪流满面,她为这么多年没有勇气、没有把握机会好好和父亲谈福音而感到非常难过。她恳请大家在家人还在世时就要抓住机会去分享福音。福音需要勇气,可我们常常缺乏勇气,可能会为别人能不能接受,为自己分享的好不好而挣扎,为自己是否能辩论清楚而担忧。其实不用,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在于圣灵的工作。福音会带来挣扎,福音也需要勇气,我们自己如果不以福音为耻,愿意与人分享,神的大能就会在我们身上动工。如果经历了神的大能,经历了这种改变,我们心里就会有传福音的急迫感、催促感和使命感。

第三,“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1:16)

这里讲到福音的历史,神的心意是拣选一族而成为万族的祝福。福音可以拯救任何人(它的范围),福音只拯救那些信主的人(它的条件),是为每个相信它的人准备的。重点词是“相信”。这救恩,所需要的只是信心——它提供给“所有相信的人”。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声明,就是接受福音和它的能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信心。福音的能力是无限的,同时也是有界限的。福音是对每个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也就是外邦人)——尽管犹太人先被选召,但犹太人和希腊人都有聆听福音的权利,也就是说福音是对所有人的。但福音也有限制:“是为每个相信的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保罗在雅典传道时说:“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徒17:32-34)从外表看,福音带来的是讥诮、嘲讽——“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福音的大能不是靠人去讲什么,总是有人拒绝,有人相信。如果人们不相信罪恶的严重后果,就不会觉得需要接受那一位替自己成为罪的救主(参林后5:21),会嘲讽和讥诮;但福音是神的大能,如果你信了,你的生命就不同了,“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第四,“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7)

“义人必因信得生”是保罗引用了哈巴谷书2章4节的经文。“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NIV翻译为“从头到尾的信”。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主张——义是通过信来接受的,而且只有通过信来接受。在这里我们看到福音的成就,在福音中“显明了从神来的义”。神是完全的和圣洁的,他没有过错,称义的神使我们称义,意味着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或正确的地位,没有负债,资信证明上没有任何损害我们的东西。保罗在这里说的是来自神的义,不是我们自己的善良,“义人必因信得生。”

许多人认为,耶稣为我们死,我们的罪都归在他身上,我们信他就得赦免。但这只是基督徒救恩的一半。“义”承诺的不仅仅是宽恕。保罗在这里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得到了神的义,而不仅仅是宣布无罪——耶稣的救恩不是只让我们从罪中、从死亡中获得赦免和释放,得到自由,然后靠我们在世界上走自己的路,靠自己的努力做事情。不是这样的。耶稣把我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用他的义来遮盖我们,就好像我们已经完成了非凡的事迹,不是靠自己去努力,去得什么。我们的罪落在耶稣身上,当相信他,我们就被赦免,被宣布为“无罪”和“完全正义”。福音把两个真理结合在一起:神是圣洁的,我们的罪要求我们受到惩罚;但神是仁慈的,所以在基督里他使我们被称为义。

约翰•加尔文说:“其他宗教是通过给神公义而得救的。基督教是从神那里得了义而得救。……尽管我的良心指责我有违背神的诫命,没有遵守诫命,尽管我仍然倾向于所有的邪恶,但完全是出于恩典,神赐给我完全的满足、公义、基督的圣洁,我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并接受神的礼物。神对我满意,并不是因为我的信仰有任何价值。只有基督的满足、公义和圣洁使我与神同在。只凭信心,这个公义成为我的公义。”

作为基督徒,当忘记我们已经靠恩典得救时,我们就会活在焦虑、痛苦或是惧怕中。可是我们要记得,基督已经为我们付上代价,已经使我们被称为义,所以保罗说:“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8:33-34)信主,我们不再被定罪,因为神已经担当了我们的罪,我们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不再惧怕。

第五,福音的大能带来完全改变的更新的生命。

罪使人与神、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破坏,我们时常感到内疚、孤独、悲伤、失望、愤怒,还要面对死亡带来的惧怕。可是福音的开头就是神,那位创造者,降卑自己,以人的形像来到我们中间,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拿去了对人的咒诅,成全了神对义的要求;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在父那里为我们预备地方,给我们永生的盼望。

透过耶稣的死,他在十字架上的代赎,他的救恩,我们体验了恩典、生命,不再被罪辖制,我们的生命被改变,每天都有平安和喜乐,有主的同在,有了永生的盼望。想想看,在你生命中有一位爱你的、主动的、降卑来俯就你的大能的主与你同在,与你同行,你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拒绝接受福音,就没有办法享受与神和好、与人和好的内心平安;可是如果接受福音,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它能够彻底改变人的思想、心灵、生活的方向,拯救我们,使我们与神和好,进入神的国度。

一位在教会服侍多年的姊妹,一直为家人的不信忧虑,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在教会中见证了她丈夫的受洗,见证了她儿子的改变——从前脾气暴躁的年青人,现在成为脸上充满平静和平安的基督徒。教会牧师被邀请去为一位病重的老人施洗,已经无法说出话来的老人在牧师为他施洗之后,流下了眼泪。福音的大能使我们的生命和结局都变得不同。

对基督徒来说,正是因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从根本上扭转了我们分享福音的态度。羞愧的反面不是愿意,而是渴望。当我们深刻认识了福音的真理、奇妙和大能时,就变得急切起来,愿意分享福音,不是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或者因为觉得必须这样做,而是因为我们想让别人和我们一样经历、认识神的大能。

谁愿意鼓起勇气信奉神,谁就会听到神的声音,神就会将自己的情况坦诚相告。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贺永花
    时间:2025年5月18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