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歌罗西书2:6-7
证道文字:
“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当遵他而行,在他里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正如你们所领的教训,感谢的心也更增长了。”(西2:6-7)
使徒保罗用这两节经文劝勉歌罗西教会的弟兄姊妹要学会靠主而生活。如果对歌罗西书进行过详细查考,我们就知道这两节经文是整卷歌罗西书的中心。保罗希望歌罗西教会的弟兄姊妹单单地倚靠主而生活。对于这非常重要的两节经文,我个人觉得和合本修订版的翻译理解起来更容易,它的翻译是:“既然你们接受了主耶稣基督,就要靠着他而生活,照着你们所领受的教导,在他里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充满着感谢的心。”短短两节经文,希腊文翻译为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享。
一、靠主生活是因一个选择
既然我们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要靠着他而生活。尽管弟兄姊妹基本上都是已经接受了洗礼的,回顾经文,仍然有必要再一次重温我们的选择究竟是什么。因为我们非常痛心地看到,有接受过洗礼的弟兄姊妹随从异端邪说。当时的歌罗西教会也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他们被错误的教导引诱。保罗在经文里对我们的神用了三个名字——主、基督、耶稣,这三个名字对基督徒而言太熟悉了,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忽略其内涵。
1.主。在旧约中是神的名称,指的是神。犹太人面对神所启示的名字,不敢直接称呼,所以每次就用主这个字来代替。这一名称正确地描述了信徒与神之间个别的沟通,体现了敬拜者承认神的威容和伟大以及对神的归属感。这个名字表明我们知道他是神,表达了我们的信心、蒙福的确据和安全感,有愿意献上侍奉、感恩等内涵在其中。
2.基督。严格来说这不过是个头衔或称号。基督是希腊文的音译,希伯来文可以翻译成弥赛亚或受膏者。受膏者指的是什么呢?在旧约中有三种人物——祭司、先知和君王,他们承担职责,要接受膏抹才能担当自己的职分。膏抹是分别为圣,表明他们归神使用。旧约中也充满了对弥赛亚的盼望,犹太人相信将来会有一位受膏者来拯救他们。
在犹太人历史中,经历过分裂和周边国家对他们的蹂躏及践踏,他们心中一直存有这样的盼望。而基督徒确信,拿撒勒人耶稣就是神所差遣的受膏者,这位受膏者担当了先知、祭司、君王的职分,带来了救恩。所以理解这一名称,一定要回到犹太人的历史中,就像保罗所说的,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参罗1:16)。
3.耶稣。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在耶稣的年代不仅只有他叫这样的名字,新约书信里会看到有门徒也叫耶稣,但新约圣经在翻译时为了避免误解,所以用了其他的名字。如果看希腊文,里面会有同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神藉着天使告诉约瑟的,是神给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或者说我们的信仰对象耶稣具体指的就是拿撒勒人耶稣,和其他被称呼为耶稣的人不一样。他为我们降生,是由童贞女所生的,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受死,埋葬,第三日复活,将来必从那里降临,还要审判活人死人。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耶稣指的就是这一位独特的耶稣。
今天我们称呼主、基督、耶稣,将这三个名称放在一起的时候,要清楚耶稣是救主的名字,基督是救主的一个头衔,而主显明了救主就是神。我们能够确信,他可以成为我们信仰的对象,是我们的救主,因为他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可以代替我们背负一切的罪孽和重担,完全的神保证了他不会犯罪。彼得的第一篇讲章记载在使徒行传第2章,彼得讲了很多,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地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2:36)耶稣是主,耶稣是基督,这两句话是初期教会基督徒的信仰宣告。辨别一位基督徒,就看他是否承认耶稣是主,是基督。
今天我们使用更多的是使徒信经,使徒信经的普及是教会建立450年之后的事情。在初期教会,一个基督徒,只有当他宣告说耶稣是主,耶稣是基督,才表明他是基督的门徒。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是否清楚自己的选择呢?在歌罗西教会中,有一些肢体并没有从生命里真正明白这种选择,有的人被近代天使的理论吸引,有的人甚至服从了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规条,希望藉此来得到救赎。
再回到海淀教会,我们痛心地看到,有聚会点的弟兄姊妹曾经是义工,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却随从了恩典福音(异端)。恩典福音宣称,只要信仰耶稣基督,生活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享受就意味着神的赐福。单单强调这一点,是完全错误的。彼得说基督在肉身受苦,我们也当将受苦的心志作为兵器(参彼前4:1)。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我们不否认神给予的赐福,但也要承认,要背着主的十字架,天天跟从他。这是两个方面,不能只注重单方面,顾此失彼。我们也看到曾经很熟悉、很了解,非常有热心的义工,我们的姊妹,在疫情期间随从了新天地,这是来自韩国的异端,大家要警惕。这种异端中有一条说,只有相信韩国人李万熙是神所应许的真牧者才能得救。保罗说,“你们接受的是主、基督、耶稣”,把这三个名称深入理解,牢牢记住,就不至于被异端邪说所搅扰。所以,真正靠主生活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作为神的儿女,基督徒要清楚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什么,我们的选择和异端所宣扬的是不一样的。
二、靠主生活当成一种状态
靠主生活,也可以翻译为在主的里面生活。这个句子里的动词是“生活”,而在希腊文中,“生活”用的是现在时,表明是连续不断的状态。保罗希望我们在主里面生活,希望我们靠主生活,不是今天,不是这个时刻,而是要连续不断地在主里面生活,天天靠主生活,时刻靠主生活。
把靠主生活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这个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对歌罗西教会的弟兄姊妹是挑战,对今天的每一位弟兄姊妹同样是挑战,甚至对于圣经里那些伟大的人物都是挑战。圣诞节即将到来,我们会想到马利亚、约瑟。当马利亚怀孕之后,约瑟想把马利亚暗暗地休了。神的使者告诉他,“马利亚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你要把她娶过来,她要生一个孩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约瑟醒来之后,就按照神使者的吩咐把马利亚娶了过来,只是没有和她同房,他们就生了头胎的儿子,给他起名叫耶稣(参太1:19-25)。多么幸福的时刻!耶稣来到了他的家庭,来到了他的生活中,意味着约瑟过的是神与他同在的生活。后来博士们的朝拜让希律王知道了新生王的消息,希律王要杀害伯利恒四境两岁以内的男婴。神的使者告诉约瑟,“你要起来带着马利亚和孩子,逃往埃及去”。约瑟就起来,趁着夜色,他们就逃往埃及去了。后来希律王死了,神又指示他们回到以色列地,回到拿撒勒(参太2:1-23)。
耶稣童年的时候,约瑟一家的生活是很艰辛的,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但又是幸福的。为什么呢?因为无论在以色列地还是在埃及、拿撒勒,约瑟一家的生活都是耶稣与他们同在的以马内利的生活,这是非常高质量的生活。按照犹太人的习惯,男孩到了12岁就可以到耶路撒冷去过节。耶稣12岁那年,耶稣的父母带着耶稣到耶路撒冷去过节。过完节之后,约瑟、马利亚以为耶稣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三天,发现找不到耶稣,原来耶稣在圣殿当中,在听律法师的讲解,一面听,一面问。他在以天父的事为念(参路2:41-49)。这个场景让我们看到,曾经与耶稣一同生活了12年的约瑟、马利亚,在去过节、去敬拜神的日子,在那个时刻,竟然把耶稣给丢了。这就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在主的里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再看博士的敬拜,“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太2:1)。伯利恒和耶路撒冷这两个地方很近,相距10公里(相当于海淀堂到西北望的距离)。博士是从东方来的,东方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两河流域一带,可以判断他们在路途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跟着那星走。到了耶路撒冷附近,他们选择了耶路撒冷,认为今晚自然应该在首都,这才有了偏差,也就忽略了头上那颗星的引导。博士的经历像约瑟的经历一样,走了很长时间,一直有星的同在。但是快到耶路撒冷的时候,博士却按照自己的意思没去伯利恒,就没有了星的同在。这说明时时刻刻靠主生活真的很难。
新编赞美诗第284首《时刻靠主歌》就是这个主题。这首诗歌是美国教会一位姊妹在1872年写成的,是150多年前的作品。姊妹是一位家庭主妇,每天忙着家里的琐事。有一天,她想到了主耶稣说过的话:“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她默想这节经文,联想到自己即或从事家庭琐事也同样时刻需要主的柔声,每日面对难当的事情同样需要明白主的旨意,于是她写下了这首诗歌。诗歌唱出了每个基督徒的心声——时时刻刻需要主。这也是保罗的心声。保罗希望我们能够时刻靠主而生活,不只是礼拜天,不仅仅是在弟兄姊妹面前,在职场、在家庭,在人看不见的地方,都应当靠主生活,在主的里面生活。
三、靠主生活需要一种方式
“既然你们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要靠着他而生活,照着你们所领受的教导,在他里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充满着感谢的心。”(西2:6-7和修版)从希腊文来看,这里的“生根、建造、坚固、充满”都是分词,都是在修饰“生活”这个动词,说明在主里面该怎样生活的状态。经文中更重要的是这句,“照着你们所领受的教导”,在这里指的是保罗对歌罗西的圣徒所说的话,对于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意味着圣经的教导。我们要靠主生活,一定需要一种生活方式,就是照着圣经的话,遵行圣经的教导。所以,基督徒既不能离开教会,也不能离开圣经。我们要去默想圣经、查考圣经,才能够做到在主里面生活。
在新约圣经里有一幕我们很熟悉的情景。有一天耶稣上了西门彼得的船,让他把船撑开,耶稣坐在船上对众人讲道(参路5:2-3)。“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路5:4)彼得也就是西门,他发牢骚说:“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路5:5)西门彼得是有经验的渔夫,打鱼也是件很辛苦的事,需要夜里工作。他说他整夜劳力一无所获,现在天都亮了,耶稣还让他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但彼得在牢骚之后,立刻又回转说:“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太5:5)可能彼得当时只是想试一试,没准儿还想看耶稣的笑话——这一网下去什么也捞不着,看你怎么回应。但是他一网下去,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他让同伴来帮忙,就装满了两船鱼,“甚至船要沉下去”(参路5:5-7)。看到这情景,彼得没有因为鱼太多了而高兴,反而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路5:8)弟兄姊妹,这段经文值得我们常常默想。虽然耶稣的话超越常识,超越经验,但当彼得去行的时候,他的生命真的得到了建造,他的信心更加坚固,也有了充满感谢的心。他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当一个人能够看到主更加圣洁,自己更加污秽的时候,其实是他生命最闪光最美好的时刻,耶稣在这一刻是他真正的朋友。弟兄姊妹,当我们真正照着主的教导去行时,才能够真正靠主生活。靠主生活一定需要一种方式,就是照着圣经的话去遵行。
今天选择的第一首圣诗是弟兄姊妹都很喜欢的第302首《恩友歌》。这首诗歌是一位非常敬虔的弟兄写的,他严谨地按照圣经的教导去遵行。因为耶稣说:“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约15:14)在这位敬虔的弟兄的生命里,耶稣就是他的恩友。他曾经历过很伤痛的事:将要结婚的前一夜,未婚妻溺水而亡,这是他生命中的至暗,他痛不欲生。在非常难过的时刻,是恩友耶稣安慰了他,他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歌,就是这首打动了无数人心灵的《恩友歌》。弟兄姊妹,通过这首诗歌的来历我们能够明白,靠主生活真的需要照着主所教导的而行,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自己的生命里得到耶稣的安慰,也能够用耶稣的安慰去安慰人。
回顾今天所分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靠主生活是一个选择,选择主基督耶稣作我们的救主;第二,靠主生活当成一种状态,我们要时时刻刻活在主的里面;第三,靠主生活需要一种方式,就是照着圣经的教导行出来。愿神祝福每一位弟兄姊妹,让我们天天都能够靠主而生活。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