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出埃及记32:1-6
证道文字: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内平安!有一位姊妹分享见证,说她信主后带母亲信主,要母亲弃掉自己所拜的偶像。她母亲指着偶像对她说:“不行,你可别碰它!你砸了它,我就会死。”这位姊妹很勇敢,一口气砸碎了偶像,她母亲顿时一身冷汗,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过了一会儿看到自己没死,就躺床上去了。我刚来堂里服侍的时候,有一位姊妹让我们同工去她家里清理偶像,我去了。她说:“虽然我现在不信偶像有什么力量了,但从情感上还是下不去手,所以需要教会的帮助。”由此可见偶像对人的捆绑,刚信主的人也常常因着信心软弱而对偶像有惧怕。那么,人为什么要拜偶像呢?藉着出埃及记32章1-6节,我们来思考这个问题。
出埃及是以色列人的荣耀之旅,也是他们的成长之路。以色列人经历了神迹,脱离了埃及的奴役,走向应许之地。出埃及记39-40章记载,会幕建成(参出39:32-43),“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出40:34)。然而,在这荣耀之旅中却发生了一件严重背道的事——以色列民铸造金牛犊。这激起神的愤怒,导致神的审判,最后在摩西的代求之下,神才重新接纳百姓。通过回顾以色列人的这段历史,希望对我们的信仰生活产生深刻的警示,引导我们思考以人为中心的敬拜和以神为中心的敬拜之间的区别。
一、以色列百姓的不安
“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出32:1)
当摩西在西奈山上领受神的律法的时候,山下的百姓因看不见摩西回来而感到恐惧不安,就背离所信仰的真神,要亚伦为他们造金像。以色列民造神像的目的是要寻找一个代替摩西的领路者,这说明他们信心动摇,开始怀疑神的带领。摩西是以色列民与神立约的中保,可是他们却不愿等摩西带回神的指示,这也说明他们缺乏耐心。
在金牛犊事件之前,以色列人经历了神许多大能的作为。神拯救并带领他们出埃及(参出12:37-42),供应他们每日所需的食物和饮水(参出16:13-15,17:5-6),使他们在与亚玛力人的争战中得胜(参出17:8-16)。“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出13:21)神在西奈山向他们显现(参出19:16-18),赐予他们诫命(参出20:1-17),并与他们立约(参出19:4-6)。
然而,人忘恩易于流水,人心也随意变化。当以色列人行至红海的时候,“举目看见埃及人赶来,就甚惧怕”(出14:10),他们埋怨摩西:“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出14:11)?当以色列全会众行至旷野的时候,他们“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耶和华的手下,那时我们坐在肉锅旁边,吃得饱足;你们将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会众都饿死啊!’”(出16:2-3)
摩西按照神的吩咐上西奈山领受神的律法和诫命(参出24:12),“在山上四十昼夜”(出24:18),以色列人苦等无果,就失去了耐心,变得烦躁不安。过去他们有什么需要可以找摩西发牢骚,现在他们感到前途茫茫,急需一个摩西的替代者,于是就求亚伦为他们造一个神像。
由此可见,人之所以需要偶像,是因为内心存在焦虑和不安。这种不安可能源于环境的不确定,也可能源于所信赖的人暂时失联。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的时候,也会感到不安;当我们迫切等待神的回应的时候,也会产生焦虑。这显明了我们的软弱和有限,归根结底是缺乏对神的信心。
二、选择为自己做金像
“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作成。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出32:2-4)
面对百姓的要求,亚伦似乎没有任何抗拒就顺应了他们的意愿。以色列人也积极回应亚伦的吩咐,纷纷摘下金环给亚伦。关于造金牛犊的过程,圣经用了三个连续的动词“接过来”“铸了”“作成”。造成之后,百姓未经介绍就已达成共识,认为这金牛犊就是领他们出埃及的神,可见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焦虑。
以色列人在埃及时住在尼罗河三角洲,那里是埃及文明与迦南文明的交汇之处。以色列人居住此地四百年之久,他们的生活深受这两种文明的影响。埃及人既拜太阳也拜牛,其中牛象征着力量与丰饶;迦南人拜巴力,巴力的坐骑是公牛,代表物质和力量。
神带领以色列民离开埃及为奴之地,是要他们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6)。神吩咐他们:“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20:3-5)
虽然以色列民“同声回答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出19:8),可是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他们内心的不安就显露了出来。属灵生命还不够成熟的他们无法从看不见的神得着安全感,于是就选择敬拜看得见、摸得着的神像。他们将人手所造的金牛犊称为神,为自己敬拜偶像的行为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从圣经的记载可以知道,以色列人始终未能摆脱偶像敬拜。到了王国时期,北国以色列首任国王耶罗波安因为担心百姓的心归向南国犹大,“就筹划定妥,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众民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王上12:28)无论是在旷野时期还是王国时期,以色列人对金牛犊的崇拜都发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面对茫茫未知的将来,人们往往会心生恐惧,就想藉着看得见的事物得到一些虚幻的安全感。
反思自己,我们在生活中是否有偶像敬拜的行为?当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当心中充满忧虑和压力的时候,我们是否因为看不见神就将信仰寄托于短暂的物质之上呢?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我们一定要谨慎,避免因匆忙做出的错误选择而迷失信仰。
三、陷入迷失与堕落
“亚伦看见,就在牛犊面前筑坛,且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次日清早,百姓起来献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来玩耍。”(出32:5-6)
当神在西奈山上向摩西启示何为合神心意的敬拜时,以色列民却在山下敬拜人手所造的金牛犊,将神降格到他们可以控制的偶像,违背了十诫中的第一诫和第二诫(参出20:3-5)。以色列民对偶像的敬拜是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敬拜,他们沉迷于享乐和堕落,他们的敬拜也充斥着狂欢和纵欲。有些信仰不坚定的基督徒受身边人多神崇拜、算命和占星术的影响,在遇到一些不确定的状况时就想去算算命或者看看风水,这和以色列民拜金牛犊有相似之处。这样的想法和行为是信仰的迷失,更是对神的背叛。
以色列人拜金牛犊这件事在神眼中是个大罪,破坏了他们与圣洁的神所立的约。神说:“我自己不同你们上去,因为你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恐怕我在路上把你们灭绝。”(出33:3)摩西为百姓求情,向神祷告:“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32:31-32)“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出33:13)“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以我们为你的产业。”(出34:9)神就应允摩西的祈求,与以色列人重新立约(参出34:10-28)。
以色列民所犯的罪导致一天之内三千同胞被杀(参出32:25-29),并延迟了会幕的建造。但是,神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神的怜悯使以色列民有悔改的机会,会幕的建造得以开始,也开启了以色列民以神为中心的敬拜。
弟兄姊妹,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敬拜的本质。敬拜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感觉或气氛,也非被动的参与,更不应掺杂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真正的敬拜是以神为中心,是对神主动地回应,我们凭信心宣告神配得尊崇和赞美。我们也要明白,无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神始终愿意接纳悔改的心,要勇敢地回到神的面前,寻求他的赦免。感谢神,藉着耶稣基督的宝血使我们与他和好,并赐圣灵进驻我们内心,引导我们专心敬拜神。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