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士师记2:10-19
证道文字:
弟兄姊妹主内平安!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是否在生活中经历过一种循环?比如,在某些方面犯了错,感到后悔,决心悔改,但过了一段时间,又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又后悔,如此循环往复。这种经历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士师记2章10-19节的经文,记录了以色列民在信仰循环中的挣扎。在经文中,我们看到以色列民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以色列人犯罪,神惩罚他们,他们受苦并呼求神,神兴起士师拯救他们。士师死后,他们又再次犯罪,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循环中,让我们看到了神持续不变的恩典。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享。
一、神的恩典在悖逆中显现
以色列人虽然经历了神的奇妙拯救,从埃及的奴役中被拯救进入了应许之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人逐渐忘记了神的作为和恩典,陷入偶像崇拜和犯罪中。这不仅导致了神的愤怒,也让以色列人陷入到敌人的压迫之中。耶和华因以色列人行恶,就发怒,将他们交在仇敌手中,四围的人都欺压他们,他们极其困苦。神的惩罚不仅仅是来自于外在的压迫,还包括内在的痛苦和困扰,使以色列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为什么以色列人会一再陷入同样的错误?经文提到:“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2:10)他们忘记了神,忘记了神的作为,忘记了神怎样带领他们出埃及,并赐给他们应许之地。健忘导致了他们的背叛,也反映了人性的悖逆、软弱和易变。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信仰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但神的恩典总是伴随着我们。当我们在神面前悔改,神就会伸出援手,引领我们回到正道。
大卫王的生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犯下了重大的罪行,但当他真诚悔改后,神依然宽恕了他,并继续使用他。这证明神的恩典超越了人的软弱、失败。大卫在诗篇中写到:“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诗51:1)祷告不仅表达了大卫的悔改之心,也展示了神的慈爱和宽恕。即使以色列人背离神,神的恩典依然存在,在他们的悖逆中神的恩典依然显明。神并没有立即抛弃他们,而是通过环境、苦难来唤醒他们的心灵。正如诗人所说:“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103:8-10)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各种试探和诱惑,有时会远离神。但神的恩典总是伴随着我们,即使在人生黑暗的时刻,神依然在呼唤我们,希望通过苦难使我们回转。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软弱而离弃神,陷入罪恶的捆绑中。当遭受苦难时,我们又会呼求神,希望他拯救我们。当脱离苦难后,我们可能又会忘记神的恩典,再次陷入罪恶之中。这种循环,正是我们罪性的体现。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罪性,正如以色列人的悖逆一样。我们不能自以为义,认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摆脱罪恶,只有认识自己,才能真正看到并倚靠神的恩典。
二、神的恩典在管教中引导
以色列人在反复的循环中仍不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随从别神,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尽管神一次次地解救他们,以色列人却没有长久地悔改,很快又回到原来的样子。神兴起周围的环境来管教他们,但神的管教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引导和拯救。每当以色列人呼求神的帮助时,神总是会兴起士师来解救他们。然而,他们的悔改往往是短暂的,很快又回到旧有的模式中。
在生活中,神的管教也是为了我们得益处。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神希望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回归到他的怀抱。正如希伯来书所说:“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来12:5-6)
神的恩典始于他对以色列民族的拣选与应许。“耶和华的使者从吉甲上到波金,对以色列人说:‘我使你们从埃及上来,领你们到我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之地。’我又说:“我永不废弃与你们所立的约。”’”(士2:1)神的恩典并非以色列人配得的,而是出于他自己的主权与慈爱。他拣选了以色列人,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来,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这是一切恩典的起点,也是神与以色列人立约的基础。尽管以色列人不断背离神,但神的恩典从未中断。“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就与那士师同在。士师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士2:18)神的怜悯与拯救是如此真实,他总是垂听以色列人的呼求,兴起士师拯救他们。这种拯救是出于神的慈爱与怜悯。
神的恩典是如此丰富,他没有因为以色列人的悖逆而放弃他们,而是不断地管教他们、指引他们、拯救他们。整卷士师记记载,神在以色列人离弃他之后,仍然多次兴起士师,如俄陀聂、以笏、底波拉、基甸等,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这些士师的兴起,正是神恩典的体现。每一次拯救,都是神对以色列人的一次提醒,希望他们能够回转归向他。我们之前分享的基甸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但神选择了他,使他成为一位大能的勇士。基甸起初非常胆怯,但在神的鼓励下,他勇敢地带领以色列人战胜了米甸人(参士6-8)。基甸的经历告诉我们,神的恩典不仅在于拯救,还在于使用那些看似普通的人成就非凡的事业。
把视线再拉长一些,我们就会看到神的恩典不仅体现在对以色列人的拯救中,更体现在对全人类的救赎计划中。士师记第2章中说:“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诸巴力,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士2:11-12)以色列人的悖逆,最终指向了人类的罪性。然而,神并没有放弃人类,而是通过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完成了对全人类的救赎。使徒保罗说:“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5-26)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是神恩典的最终和完美体现,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的罪付上了代价,使我们得以与神和好。
三、神的恩典在循环中持续
以色列人从悖逆到受苦,再到呼求神的帮助,最后被神解救的循环不断重复,显示出神的恩典是持续的,即使在以色列人一再背离神的情况下,神依然没有放弃他们。从士师记中可以看到,每一次神的拯救,都是以色列人成长的机会。他们虽然多次陷入悖逆的循环中,但每一次神的拯救,都在提醒他们要倚靠神。神的恩典是信实的,即使以色列人一再背弃神,神仍然信守他的约。神与以色列人立约,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他们,这约是永恒的。即使以色列人背约,神也不会废弃他的约。神的恩典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是永恒不变的。
神的恩典是及时的。每当以色列人呼求神的帮助时,神总是会及时回应。神兴起士师来解救他们,使他们脱离敌人的压迫。神的恩典总是恰到好处,总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临到。神的恩典是救赎性的,神通过士师来解救以色列人,使他们脱离罪恶和压迫。最终,神通过耶稣基督完成了终极的救赎,使我们得以与神和好。
在士师记中我们看到以色列人的恶性循环,也看到神不变的恩典。神的恩典在悖逆中显现,神的恩典在管教中引导,神的恩典在循环中持续。生活中我们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循环?是否也曾在犯罪和悔改之间徘徊?是否也曾忘记神的恩典,陷入世界的诱惑中?或许我们没有去拜偶像,但可能在其他方面软弱,比如,贪婪,我们是否过于追求物质,忽略了神的主权?嫉妒,我们是否因为比较而心生不满,忘记神的恩典?愤怒,我们是否容易发怒,伤害身边的人?懒惰,我们是否在服侍神的事上懈怠?我们可能在这些方面犯罪,然后受苦,再悔改,得到神的赦免和帮助。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犯罪。这个循环提醒我们,要时刻警醒,倚靠神的力量,避免陷入罪的循环。正如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倚靠神的恩典走出困境一样,我们也可以倚靠神的恩典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们需要持续寻求他的帮助,无论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是心灵上的困扰,神的恩典都帮助我们。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神的恩典,并激励我们继续寻求他的帮助。要警醒自己,时刻祷告,求神帮助我们抵挡试探,避免犯罪。我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打破罪的循环,但圣灵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求圣灵充满我们,引导我们行在神的旨意中。加拉太书说:“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5:16)
以色列人之所以陷入循环,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失去了先辈的记忆,忘记了神的作为。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将神的恩典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知道神的信实和大能。在提摩太后书中,保罗嘱咐提摩太要将所学的真理传给可靠的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要求,也是对整个教会的嘱托。提摩太是保罗的学生,他在保罗的教导下成长起来,成为了杰出的传道人。保罗对提摩太的嘱托,实际上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嘱托。每个人都有责任将神的恩典传递下去,让更多的灵魂得到拯救,更多的人得坚固。在教会中弟兄姊妹要互相扶持、劝勉,共同追求圣洁的生活。在家庭中,父母有责任将信仰传递给子女。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也有责任分享神的爱和恩典。信仰的传承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教导,更是生活中的榜样。当我们用自己的生命见证神的恩典时,周围的人也会受到感动,从而更加坚定地跟随神,使我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看见神的恩典。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