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哥林多前书10:23-33
证道文字:
引言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信仰的生活?哥林多前书8-10章给了我们答案。在生活中,在利益面前,我们如何选择反映了我们信仰的光景。基督徒的得胜生活不只表现在反对偶像上,更应反映在与神的连接上。基督徒应该用得胜和超越的眼光看人生。耶稣复活的生命既然已经得胜,我们就要在永生里看现今的生活。
第8章说的是舍己。我们要从自我中走出来。走进哪里去呢?不是走进教会里,不是走进团契里,而是走进神的爱和拯救里。我们就近真光就驱散了黑暗,靠近真理就远离虚谎和欺骗,进入圣洁才能真正脱离罪,才能真正地得胜。
第9章说的是冠冕。我们有新生命的表现是去“传”福音,但更要“见证”福音。见证意味着不仅仅讲明白,更要活出来,这才是一个基督徒生命的冠冕。这冠冕就是因信而有的勇气,因信而有的坚韧,因信而有的敬畏。内心有敬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样的地方不可以去。这不是要求,不是律法,而是内心里面的良知。心里有主,敬畏主,就会有勇气做见证,用真正的勇气面对生活,因为生活里常有挑战。
经历了疫情,我们的生活、健康等都面对着有形、无形的挑战和压力。我们需要有勇敢的心。这勇敢不是因为无知而有的无畏,是我们明确地知道所面临的挑战之后,还依然勇敢、没有惧怕,真正靠主刚强地面对生活,通过生活历练能力,活出信仰的品德。这才是基督徒生命的冠冕,能彰显基督在我们生命中那荣美的形像。
“你们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林前10:21)意思是基督徒应该过分别为圣的生活。这种分别不是机械的、外在的、草木皆兵的、惶恐的、束缚的、畏畏缩缩的。那样的话,如何让人感觉到这新生命的荣美呢?!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自由”。第10章分两次分享。上一讲是“警戒”,从第1节到22节。今天这一讲分享的是第23节到33节。
提到自由,大家都很高兴,我们都想要自由。但我们想要的自由是什么样的呢?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就去哪儿,想睡就睡吗?这种自由严格来说是放荡。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呢?基督徒的自由是什么样的呢?与世界的自由一样吗?我们常常谈论权利、自由等,说的都是理论,真正的自由一定不是一套学说或理论。信仰也不是糊里糊涂的状态,信仰是让我们清清楚楚地认定主,全新地看待我们生命的内核。
“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1-36)耶稣想要告诉我们,自由不由外在的环境决定,而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状态。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自由呢?耶稣基督告诉我们:是罪。但是活在罪里面的人,却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这就是人的现状。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只有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只有真理才能带来这样的认识。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神的话语,就是藉着耶稣基督传讲出来的天国的福音。真理进入到我们的内心,就会有真正的认知,让我们认识自己生命的状况。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属灵的需要,而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些需要。来到教会,我们希望听的道是按着自己的心意讲的,希望听到开心、舒服的道。听的道如果刺耳、扎心,让你悔改、舍己,就不喜欢听,想逃避。神的话语进到我们里面,是要我们有真正的认知,是要光照向我们内心里面的黑暗,会戳到我们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的地方。我们的服侍、敬拜和生活都需要神的真光照亮。
信仰不是因为世上太苦,找一个避风的港湾藏起来。信仰是真正地活在光明中,活得自由。只有真知识和真认识才能建立真信心。真正的信心不是信就够了,而是认识到神的信实和自己的败坏。神的信实就是神的拯救和慈爱。今天我们蒙了神的恩典,得以在这里敬拜神,要感恩和赞美。
所以说,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真正的认识上的,真正的认识是建立在真理上的。真理就是神的话,真理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自由。其他所谓的自由要么是骗局,要么是一场空。离开了主的自由,尽是罪恶下的压制和死亡的咒诅。
我们要过有主的生活,有主的敬拜,有主的赞美,有主的祷告,什么时候都要有主。主把我们带到他的里面,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到自由的状态中。面对生命中的选择时,我们要祷告说:主啊!我现在面对这样的选择,求你帮助我,让我在你的里面,做属你儿女应该做的事。把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带到主的里面是我们的工作,这工作就是祷告。祷告就是基督徒的工作,祷告就是请主进到我们的心里,在每一天每一件事情上,每时每刻求主与我们同行。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当我们把主请到我们里面,自由就真正地归我们了,被造的身份和地位也就归位了。什么是归回位置?基督里的归位是归回神赋予的身份,我们的位置是被造者。
“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创3:8-10)犯罪后的状态就是躲藏、远离神。耶和华神对罪人的做法是呼唤、寻找。当我们来到神的面前,是否听到、看到神在呼唤我们?神在呼唤我们悔改,呼唤我们归回神的家园。我们是否愿意回应说“主啊!我在这里,求你怜悯我!”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1-5)
当我们归回本位时,就会发现自由不是权利,自由是能力。权利会被剥夺,但是神赐予我们的身份和能力会使我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靠主有喜乐、有平安。外在的环境没有办法改变或夺去的自由才是真自由。如耶稣基督所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在我里面有平安(参约16:33)。他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他所赐的是这个世界不能夺去的真平安。保罗和西拉被下在监里,手和脚上了木狗,但是他们仍能赞美(参徒16:25)。今天,是什么捆住了你的双手,又是什么让你内心苦不堪言?
能不能吃祭偶像之物,不仅仅是个人选择。哥林多前书10章14-22节,保罗教导的中心思想是不要把自己放在试探中。我们是自由的,但没有人可以做到天天身处危险的试探中却能一直得胜。基督徒要远离试探,就是不去选择有试探的环境,看似基督徒在世上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些机会,但保罗说其实神已把更美的东西赐给我们了,就是象征着耶稣基督身体的饼和象征耶稣基督宝血的杯。
哥林多前书10章23-33节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凡事都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
爱神,就要爱身边的人,爱身边的兄弟姊妹。神为我们祝福,我们才能够为他人祝福。一个很贫穷的人,祝福别人吃饱、穿暖是很假的。只有内心里是丰富的、喜乐的、自由的、平安的人才可能祝福别人。所以,不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是因为我们内心里得到了自由、满足、喜乐,从而能够为别人祝福。让别人得益处是一种能力。
第二,凡世上能买来的,该吃就吃,不要疑惑。但要为别人做出一定的取舍。
我们要体谅别人的软弱。我们吃或不吃,做取舍、做选择的原则是荣耀神和造就人。就是在我们基督徒人生的排序中,首要的、最重要的是荣耀神,并以神为乐,直到永远。您愿意以此为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吗?相信每位神基督徒都是愿意的。
第三,自由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是一种责任。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一心一口荣耀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神。”(罗15:1-7)
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福的呢?就是在基督里有能力去承担责任,能够为主而活,愿意摆上自己,使别人得祝福。这样的人生是最蒙福的。
生活中,如果家务事都全让我们做,我们心里面就会有抱怨,因为感觉受苦受亏损。如果不是做在了家人身上,而是做在了主身上,是在服侍主,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我们会想到是主给了我们一个服侍的机会,会甘心乐意。但服侍不仅仅是指在教会做义工,在家中做的每件家务也是服侍。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转变,辛苦的事就会转化成喜乐的事,艰难的事就会变成得胜的事。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这是一种超越。在生活中,你担待了别人,那要为你感谢主,因为你真正地效法了耶稣基督。
结语
耶稣基督让我们得到真自由,得享真平安。我们要时时刻刻把主放在生命的首位,靠着主担待软弱的人,服侍有需要的人,让我们的生命成为耶稣基督救恩的荣耀见证。愿神祝福他的话语!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