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聚会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约翰福音 15:4
证道经文:歌罗西书1:24-29 证道文字: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西1:24-29) 从希腊文的视角来看,歌罗西书1章24-29节是一整句话。第24节的“并且”,在希腊文是常见词,指“和、并且”的意思。现代中文译本和新汉语译本翻译成“是”。“我现在觉得为你们受苦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在肉体上受苦,等于继续在担受基督为着他的身体——就是他的教会所忍受而未完成的苦难。”(西1:24现代中文译本)“现在,为了你们,我在苦中仍然喜乐——为了基督的身体,就是为了教会,我要在自己的肉身上补足‘基督苦难’的缺欠。”(西1:24新汉语译本)两个翻译本质上是一样的。反复揣摩歌罗西书1章24-29节,我认同新汉语译本和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这种翻译比较符合逻辑。 保罗在这个长长的句子里,透过主句,即第24节“现在我为你们受苦是欢乐的”表达了他主要想说明的内容,后面的内容都在陈述理由。保罗是如何阐述他在受苦时仍能欢乐的呢?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清楚神的计划。 第26节“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保罗从时间的角度表达对神计划的理解。“奥秘”指的就是福音和基督,这福音在过去是隐藏的,但如今已向他的众信徒显明。 第27节“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保罗从空间的维度阐述福音,过去在犹太人,如今在外邦人中,已显明神丰盛的荣耀。 保罗清楚神的计划,他的生活中心只有神,只有基督,即或遭遇艰难困苦,他都能够喜乐,满有安宁。保罗此刻正在牢狱中为歌罗西教会的肢体受苦,但他知道这是神的计划。 使徒行传前面的内容其实就在说神的计划,1-5章透过彼得的口,从大卫切入告诉以色列人全家,钉在十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再从先知切入,告诉众人,神藉众先知的口所预言基督将要受难,已经应验了,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使徒行传一开始就在告诉众人,神的奥秘就是基督,如今已经显明。 使徒行传第6章,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司提反出现了,他透过长长的论述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神不会被圣殿本身辖制。这就为福音传向外邦建立了神学基础。接下来哥尼流归主,证明福音确实成为了外邦人荣耀的盼望。 使徒行传第15章的耶路撒冷会议,明确了外邦人在基督里有荣耀的盼望,已经在教会的领导层达成了共识。 所以使徒行传前面很长的内容,就是在说歌罗西书1章26-27节的这两句话。我们是否清楚神的计划,这是生命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需要透过圣灵的启示、透过经历、透过讨论去明白神的计划。 第二,明白自己的定位。 第25节“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第28节“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这两节经文,描述了保罗自己的定位,他是服侍基督、传扬基督的使徒。保罗进一步说明,要服侍基督、传扬基督,既需要与神同工,同时也需要与人同工。第28节用了复数“我们”,表达了要与肢体一同为神做工,担负神的使命。一定不要忽略这两个维度,要与神同工,也要与人同工,二者相辅相成。今天我们是否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呢?保罗清楚神的计划,由此他才清晰了自己的定位。这是我们需要常常思想的。 第三,晓得应付的代价。 第24节“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第29节“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保罗是以犹太人的思维模式来表达的。犹太人对世界的认识,分为现在的世代和将来的世代,而从现在的世代到将来世代之间,会有一段弥赛亚的苦难预言,神的百姓会遭受大灾难,会受苦。所以保罗在罗马书中也说,“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在理解了这个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就能明白保罗说“要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是什么意思了。 第24节的“患难”和第29节的“劳苦”是有差异的。“劳苦”是辛苦,比如来到海淀堂礼拜,我们或许需要走很远的路程。这周六举办的义工营会,我所在的小组里就有一半的肢体居住地不在海淀,所以,他们要从很远的地方来教会服侍和礼拜。这些弟兄姊妹为了服侍主要付出劳苦,就像保罗所说的“我也为此劳苦”。“患难”在现今世代不常经历了(但现今世代并不比那个世代逼迫少),保罗那个世代却常常经历,为了歌罗西人,他此刻就在罗马的监狱中。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很多人也为福音经历过患难。 保罗清楚神的计划,明白自己的定位,也晓得应付的代价——需要经历劳苦和患难。基于此,最后保罗说,“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因为明白他所受的苦,无论是患难还是劳苦,都是有意义的,是蒙神记念的,是在神的心意当中的。其实可以承受受苦的关键就是明白为什么受苦。保罗明白自己受苦是在为神受苦,他生命的核心是神,是以神为中心生活。 很多弟兄姊妹都有养育孩子的经历。孩子年纪幼小的时候,父母非常辛苦,但父母却不会感觉到苦,反倒常常觉得甘之如饴。上一周我爱人参加一个封闭式学习,不在家,我要照顾两个孩子,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特别是照顾小女儿。我最头疼的是给小女儿梳辫子,每天早上至少要用7分钟,才能勉强梳完,难为得我满头大汗。但即便如此我心里也没有苦,因为女儿是神所赐给我的美好的产业。 圣经里耶稣的父母不也是这样吗?耶稣的父母养育耶稣可不仅仅是辛苦。当天使对马利亚说“你要怀孕生子”时,马利亚回应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1:38)。马利亚清楚自己需要付上生命的代价,因为未婚先孕可能会被人活活打死。约瑟知道马利亚怀孕了,就想暗暗地把她休了,神告诉他说这是从圣灵来的,他就把马利亚娶过来,也没有同房,等待耶稣诞生,并照着天使的吩咐,给他起名叫耶稣。耶稣出生后,因为三博士的朝拜,希律王追杀他们一家三口,于是他们被迫离开以色列,逃到埃及,过着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参太1:18-25,2:1-15;路1:26-38)。约瑟和马利亚经历了这些,没有抱怨,也没觉得苦。他们因着神与他们同在,因着耶稣与他们同在,真是过着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 最近两年神在海淀教会兴起了一项事工,目前有近两百位弟兄姊妹在学习圣经原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学过外语的弟兄姊妹一定会有切身的感受,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时间预习、复习、背单词、背语法等。学习班的弟兄姊妹绝大多数是中年人,还需要面对时间、记忆力和身体等诸多的挑战。但大家聚在一起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痛并快乐”。学习的过程很痛苦,但当我们面对神的话语有了一点点亮光的时候,一切的痛苦都算不得什么了。我们也知道这是神的心意,因为神愿意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他,晓得他的作为。所以,我们也就能够切实地体会到,保罗为什么在为歌罗西教会弟兄姊妹受苦的时候反倒觉得欢乐了,因为在那一时刻,他知道神与他同在。 很多弟兄姊妹非常喜欢赞美诗《我心灵得安宁》。这是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一位基督徒斯帕福德写的一首赞美诗。斯帕福德非常富有,家庭也幸福美满,但在43岁那年,他唯一的儿子去世了,后来的一场火灾,带走了他绝大部分的产业。1873年,他计划带家人去欧洲旅行,但因业务耽搁,便让妻子和四个女儿先行,没想到船在大西洋遇难,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乘坐几百人的船就沉没了。在船沉没之前,他的妻子带着四个女儿跪在甲板上向神祷告,一个海浪卷走了三个女儿,又一个海浪把妻子和最小的女儿也卷入到大海中。几百人的船最终只有几十人获救,他的妻子是生还者之一,四个女儿却永远离开了他们。斯帕福德听说船难的时候还不晓得具体情况,天天在焦急等待。十天之后,妻子发来了一封电报,只有四个字“唯我生还”,那一刻,他的心碎了。他乘船来接妻子,到了女儿遇难的海域,心情极度悲痛。但也是在那一刻,他经历到了来自神的安慰,他深深地确信,自己的孩子们都已经在天父的怀抱中,他们会在天上再相见。于是,他作了这首赞美诗《我心灵得安宁》。 这首诗歌,一百多年来给予了无数弟兄姊妹安慰与帮助。这是斯帕福德因着对神笃定的信仰,走出人生苦难的经历所谱写的。这首用生命见证谱写的赞美诗,能够带给处于痛苦、绝望的兄弟姊妹深深的触动、安慰和医治。 当明白神的计划,并将自己融入到神的计划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就都是有意义的。即或在苦难中,即或在劳苦中,我们的心灵都能够满有安宁与喜乐。愿神亲自与我们每个人同在。阿们!
证道经文:启示录5:1-14 证道文字: 启示录第5章延续了第4章所描绘的天上敬拜景象。第4章聚焦于宝座和宝座前的敬拜,彰显神至高无上的权柄统管万有;第5章则将焦点转向密封的书卷和曾被杀的羔羊,揭示了神施行权柄统管万有的方式和途径。 一、无人能开的密封书卷 约翰首先看见坐宝座者(神)的右手中有一书卷,这书卷里外都写着字,却被七印封严。接着,一位大力的天使高声宣告:“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启5:2)关于书卷的具体内容,解经家们观点各异,但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谁配得开启它?因为唯有书卷被展开,神永恒计划的实现与成就才能显明。足见其分量之重。能展开书卷、揭开七印的那位,必定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他决定了神永恒计划的最终达成,掌管着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未来。这里特别使用“配”字,强调谁有资格。 这问题响彻天上、地上、地底下。然而回应令人绝望:“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启5:3-4)。无论是旧约的选民还是新约的信徒;无论思想家、教育家,还是慈善家、革命家;无论圣人、英雄,还是领袖、审判官……人类没有一人配得。即使是威严圣洁的天使,也无法开启那书卷。在至高至圣的神面前,没有谁具备这资格,没有谁能洞悉永生神的心意和旨意;没有谁能宣称自己是宇宙的主宰;没有谁拥有足够的能力赎回整个受造界。 那一刻,没有谁能站出来。面对“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这一残酷现实,使徒约翰“就大哭”(参启5:4)。人类的结局会怎样?宇宙的终局在哪里?约翰的痛哭,源于他内心对神国度计划的深切渴望,他渴望看到神旨意的成就,罪恶被彻底清除,万物得到更新复兴。如果书卷永远打不开,神永恒的旨意和荣耀的应许不就落空了吗?约翰的眼泪,汇聚了千百年来所有神子民的泪水:那是被赶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在儿子亚伯被杀后流下的悲痛之泪;是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向神呼求的哀哭之泪;也是历代信徒在苦难、绝望和难以言表的失望中,从心底发出的哭诉之泪。这泪水,正是罪恶给神原本美好的世界带来咒诅的明证。 二、曾被杀的羔羊已经得胜 就在神的子民深感自己无论多么努力敬虔,最终都难免软弱失败之时,神通过一位长老安慰他们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启5:5) 无论是主耶稣颁布的“大使命”(参太28:18-20),还是神整个国度的计划,这一切的成就都不依赖人或者其他受造物,而是由道成肉身的圣子耶稣基督亲自完成的!这位出自犹大支派、大卫家族的弥赛亚,他已经得胜了。正是这得胜,使他“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启5:5),并最终使神的国度在地上完全实现(参启11:15)。约翰满怀期待,准备迎接那位“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出现时,映入他眼帘的却是一只“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启5:6)。死亡的印记清晰地留在羔羊身上,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记号。 “羔羊”这个形像在启示录中反复出现,深刻指向了神早已定好的救赎计划。回顾历史,当神把他的子民从埃及的奴役中救出来时,他命令以色列每家献上一只没有瑕疵的羔羊,用它的血来赎罪,保护他们的长子免于死亡(参出12:1-13)。先知以赛亚更是把那位背负世人罪孽的救主,比喻为被牵往宰杀之地的羔羊(参赛53:7)。这些都在预示神所预备的完美祭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使徒约翰曾亲耳听见施洗约翰指着耶稣宣告他是“神的羔羊”(参约1:35)。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约翰就在现场;耶稣复活时,约翰也进入了那空坟墓。此刻,约翰在异象中看见那“曾被杀的羔羊”,如今站在宝座、活物和长老之中,正是得胜的圣子耶稣基督!他被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环绕。这景象清楚表明,他与神同享尊荣,同受敬拜! 曾被杀的羔羊“站立”的姿态,正是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生动写照,也是他得胜的有力证明。得胜的狮子与被杀的羔羊两个完全相反的形像放在一起,更加凸显出真正的得胜途径并非依靠暴力或实际的争战,而是藉着受苦、持守和忍耐达到的。羔羊将各国、各族、各方、各民的人召聚归向神,不是通过战争或征服,而是“用自己的血”(参启5:9)买赎回来的。这清楚阐明了得胜的本质。对于正在经历患难逼迫、渴望得胜的信徒来说,认识这位“曾被杀的羔羊”,意义极其深远。 约翰的异象还描绘了这羔羊的特征:“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启5:6)在旧约里,“角”象征着能力、王权和尊荣。基督拥有神全部的能力和智慧,更被神的灵充满,被差遣到地上完成救赎的大工。耶稣以舍己的爱替我们受死并复活,为所有信靠他的人带来了终极的胜利。正因为如此,这位得胜的羔羊才配从宝座上父神的右手中接过书卷。耶稣基督的牺牲与复活是解开人类历史与宇宙命运的唯一钥匙。耶稣基督的身份和工作是了解神旨意的唯一参考,这是基督羔羊得以开启七印,接受崇拜的原因。 三、羔羊配得一切的颂赞 当羔羊接过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立刻俯伏敬拜、赞美他。对羔羊的敬拜是无法抑止的。喜悦的赞美在天上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赞美者加入羔羊面前响起的赞美歌声中。响亮的赞颂从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开始,扩展到天上的众天使,再到“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参启5:13)。所有受造之物都加入了献给圣父神和羔羊的赞美大合唱。这层层推进、高潮迭起的天上景象,把地上和天上的生命奇妙地联合在一起,荣耀地宣告了关于神的真理:神的救赎计划关乎他所创造的万物! 面对神的荣耀,我们已经准备好观看羔羊如何执行神的救赎计划。他拥有权柄,要因世界的罪和不义施行审判。神计划的结果是确定无疑的,羔羊已经得胜了!因为书卷在他手中,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内。我们可以绝对放心,神的旨意和计划必定会成就!唯有耶稣配得成就神的救赎计划。 这天上的异象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远方的景象,更是今天实实在在的力量和方向! 在困境中仰望羔羊。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患难,感到无力,甚至像约翰一样为世界的混乱、个人的软弱而哭泣时,记住那位“站立”的羔羊!他曾被杀害,却已得胜复活。他的得胜之路不是靠强权,而是藉着舍己的爱和顺服告诉我们,在神眼中,真正的力量源自十字架的牺牲和复活的生命。我们效法基督,就是在看似失败的地方持守信心,在忍耐中经历他的得胜。 回应羔羊的配得。他用血买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他国度里的子民和祭司,我们就要承认他是我们生命的王,顺服他的权柄,活出天国子民圣洁、仁爱的样式。 在每天的生活中侍奉他。无论是工作、家庭或与人相处中,都要用美好的见证来荣耀他的名,把他的爱和真理带到世界各处。 坚定永恒的盼望。书卷在羔羊手中!这给我们莫大的安慰和确据。世界的局势或许动荡,个人的道路或有坎坷,但神救赎的计划毫不动摇,正在羔羊的掌管下稳步推进。他必战胜一切邪恶,带来最终的复兴。因此,我们不再活在恐惧和忧虑中,而是带着坚定的盼望,仰望那最终的胜利,并积极参与到他现今拓展国度的使命中。愿我们都更深地认识这位配得的羔羊——我们的救主和君王耶稣基督,从他得力量,为他而活,并满怀信心等候他荣耀的再来!阿们!
证道经文:哥林多前书1:18-31 证道文字: 哥林多前书1章18-31节是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一个劝勉。他劝勉哥林多教会要高举耶稣基督的宝血和十字架,“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 十字架的道理是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就已经设立的,是神永恒计划中一个最伟大的救赎工程。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他按着自己的形像和样式造了人类,并且将生气吹在我们鼻孔里,我们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但神晓得人有一天会远离他,所以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就设立了十字架的救赎,是为我们人设立的。 一、十字架是为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预备的 圣经记载,在伊甸园中,“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创3:21)神创造人,是愿意让我们永永远远活在他的爱中,但是罪破坏了神的大爱。于是神预备了他的爱子和十字架来修补人与他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这群本该灭亡的人能够重新回到神的怀抱,成为神的儿女。 本该灭亡的人是指什么人呢?圣经中有两处经文,一处是“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21:8)。可见硫磺火湖不是为人而造的,是为魔鬼撒但、敌基督、罪所设计的,神为我们预备的是天堂、永恒的家。我们是按着神的形像、样式造的,是有神的圣洁和公义在我们身上的;第二处经文是“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份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弗5:5)。这两节经文分别出自约翰和保罗的口,是向当时的教会说的。因为他们已经看见了教会中的罪恶,要他们悔改。今天在座的弟兄姊妹,十字架也是为我们预备的,是为每个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预备的。 二、十字架的道理:拯救对神忠心并坚定相信的人 在路加福音2章8-40节中,共出现了三类人:牧羊人、西面、亚拿,他们分别代表了一群人,在当时的时代中都是最卑微和不被人关注的。先看牧羊人,他们“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路2:8)。牧养羊要非常精心,不能饿着,不能伤着,更不能被野兽吃了。牧羊人按着更次日夜看守着羊群,没有人在乎他们,但在主降世的那天晚上,神就单单向牧羊人显现了,并且天使告诉他们“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将这样一个大好的消息报给了他们(参路2:8-11),他们也立即把这个福音传讲了出去。 以赛亚先知曾以不同的方式多次预言了耶稣基督的降生,所以以赛亚书被称为旧约的福音书。其中预言道:“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赛11:1)。这些经文讲的都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事情,他来到地上藉着十字架拯救我们。这些预言距离耶稣基督降生大概有四百年的时间,但这些牧羊人一直没有忘记神的话语。虽然他们非常卑微,与羊群一起住在旷野,但他们的心完全是归属于神的,向神是火热的。 再看西面。西面一直在圣殿中侍奉。当时的圣殿状况很糟,耶稣在地上时,就曾经赶出殿中作买卖和兑换银钱的人(参太21:12-13),但西面一直没有离开神,他把全心奉献给神。耶稣降生第八天,耶稣的父母抱着他到圣殿中按律法的规矩给孩子行割礼。西面见过很多来圣殿中行割礼的孩子,但唯独看到耶稣的时候,他称颂神说,这就是主所立的基督(参路2:25-35)。太奇妙了!十字架的大能就是让我们的心始终和神连接在一起,无论过去多长时间,神的话永永远远扎根在得救之人的心里。 最后再看亚拿。她结婚不久就寡居,一直在圣殿中禁食祷告。当她知道救主已经降生之后,就欢欢喜喜地把这福音传讲出去了(参路2:36-38)。 他们都是得救的人。得救的人不在乎外面怎样,他们的心永远是向神敞开的,在神的话语上是忠心的,在神的应许上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他们没有怀疑、没有议论,他们知道主这么说了,就一定会成全。这就是十字架的大能,宝血的大能。 那灭亡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同样是在耶稣降生那天晚上,旷野里有天使在赞美,讲述伯利恒所发生的大事。但在耶路撒冷,仍然是一片漆黑、安静,法利赛人、文士、律法师、辩士都在这个地方。保罗说:“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林前1:20)法利赛人、文士或是律法师整天研究圣经,读圣经一定比牧羊人多,也整天在神的殿中侍奉,但是神没有向他们说话。为什么?他们故意把衣裳的繸子做长,把佩戴的经文做宽。耶稣说他们是粉饰的坟墓,里面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参太23:27)。神单单向牧羊人说话。所以保罗说:“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1:25)在保罗的时代,他看到犹太人在神面前要神迹,希利尼人即希腊人是求智慧求知识。保罗说:“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林前1:23)。在世人眼中的这块“绊脚石”,耶稣说,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参太21:44)。主的话太可畏了!对于认识他的,这石头就是信仰的磐石,我们的信仰根基在磐石上不断地被建造,长成满有耶稣基督的身量。但是对那些不认识耶稣的,不把耶稣的宝血十字架当作宝贝的人,这石头就是一块绊脚石,砸在谁的身上,就把谁砸得稀烂。所以,十字架的真理是从创立世界以前一直到永恒当中永不改变的话题。 三、十字架的大能:改变我们的生命 神训练我们对神的话语敏锐反应,敏捷行动。不能像罗得那样,当天使住在他家里,告诉他所多玛将被毁灭之后,他仍然“迟延不走”,因为他对天使的话不相信(参创19:1-16)。 神要用十字架的道理拯救相信主的、愿意在主面前谦卑的人。所以,十字架的道理就是“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1:29-31)十字架的道理就是让人脱下世俗的生命,改变成属灵的新生命,让我们的全心、全人、全灵能够委身在神的面前。也帮助我们悔改,认识主宝血十字架的能力,并且去经历这能力,倚靠这能力,因着这能力让我们成为一个完完全全新造的人。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这节经文意思是说地上的账目是天上账目的影子,地上的圣殿也是天上圣殿的影子。基督徒今天在地上生活的行为方式,也是进入天堂时的一个影子,所以,没有人在地上可以自夸。世人会炫耀自己的学历、地位、财富、权力,但基督徒却要在主面前谦卑,因为不论有多少财富,到主来的那一天,一分都带不走,我们在天上有的将比在地上有的多得多,无法数算。 每年六月份是中学生的高考季,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要在这个时候得到检验。神给了我们天国的子民一个题目,给了提纲,也给了我们撰写天国论文的内容和材料,就是悔改和圣洁。我们做还是不做?怎样做?如果认认真真做了,审判的那一天我们就是皆大欢喜;如果没有做,那一天可能就是悲哀。今天地上的许多的事情已经显明了天国的道理,就如耶稣在讲论不义的管家时说,他们是“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路16:8)。今世之子尚且知道安排自己的后事,而光明之子却不为自己的永生做准备!所以,我们今天在地上要做的就是敬拜和赞美神,追求神所赐的喜乐的生命,因为十字架的能力就是要改变我们的生命。 四、十字架的道理:真正悔改的心 圣经说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伯1:1)。撒但对他进行了两次攻击,一次是攻击他的家人和财富,一次是攻击他的身体(参伯1:13-19,2:1-8)。当约伯的三个朋友口若悬河地讨论他的遭遇时,约伯内心是不服气的。虽然他相信神,也知道末了他必站在神的面前,但他对自己的遭遇还是不理解。当神在旋风中呼唤他的时候,约伯醒悟过来,看到了自己的卑微,甚至懊悔到厌恶自己的程度。他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5-6)灭亡的人对十字架也是厌恶的,十字架的道理被这些不信主的人毁谤、抹黑,但对于得救的人却是宝贝,是我们进到天国的路径。 耶稣十字架的道理不是让我们沮丧,不是让我们去埋怨环境埋怨人,而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羞耻、虚假、谎言、污秽、叛逆……因为十字架的光芒能照出我们的罪恶,那时我们会像约伯一样俯伏在尘土中,在主面前认罪悔改,我们就会得到属天的喜乐和平安。 十字架的道理是让我们拥有一颗浪子回头的心。每当读到“浪子的比喻”,我都非常感恩。浪子在外漂泊的时候,穷困潦倒,凄惨到恨不得拿猪吃的豆荚来充饥,但是都没有人给他(参路15:11-16)。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过来:我要在这里饿死吗?不,我还有父亲,他家里有很多的雇工,口粮有余,我要回家。当浪子离开父亲的时候,是拿着自认为应得的家业,昂首挺胸地离开的。当他回家的时候,是带着死在半路的决心回去的。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如果孩子悖逆离开了父亲,有一天回来,若父亲不接纳他,不用父亲亲自处罚这个儿子,村里的人就会用石头把他打死。圣经记载:“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15:20)儿子承认错误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路15:21)父亲却带着儿子回家,告诉所有人他这个儿子是失而又得的,并让仆人宰了牛,一起庆祝儿子的归来(参路15:22-24)。 当父亲迎接自己儿子归来的时候,他完全放下了父亲的尊严。就像主耶稣基督,完全放下了弥赛亚君王的尊严,来到地上为我们承担一切的痛苦和羞辱,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背负了一切的罪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耶稣的宝血救赎出来的。所以,在主的面前,我们没有任何可夸的,我们是自卑的、软弱的、愚拙的、卑贱的,有的只是对主的感恩。因为天父的心是愿意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愿意我们悔改,然后转离恶,得到神永远的生命。 五、十字架的道理:传扬福音的使命 使徒保罗有知识、有才华,在当时的法利赛人中是首屈一指的。但他自己却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1:15-16)每个基督徒都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把耶稣宝血十字架救赎的恩典讲给家里的人,同时也活出耶稣基督谦卑温柔的生命来。 诗篇第50篇是亚萨写的诗:“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啊,我要劝戒你。我是神,是你的神。我并不因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诗50:7-15) 我们要好好地感谢主,好好谦卑在主的面前更多地服侍主。因为当主来的那一天,世间的一切我们一样都带不走,只有我们的生命、灵魂可以进入主永恒的国度。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就是十字架的道理,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让世人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今天主还没有回来,宝血十字架还有效,我们还有悔改的机会,还有传福音的机会。每位弟兄姊妹都有一个使命,要把这宝血十字架的道理,以温柔谦卑的心传讲给你身边的每一位家人、每一位亲朋好友。十字架的道理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得救的源头。阿们!
证道经文:使徒行传5:33-42 证道文字: 使徒行传5章33-42节记载了使徒们在传道过程中遇到的危难。我将藉着这段经文跟大家分享“危难中的喜乐与得胜”。 一、使徒们遭遇的危难 主耶稣复活以后把大使命托付给众使徒:“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五旬节圣灵降临,使徒们被圣灵充满之后就遵照主的吩咐开始传福音,教会被建立起来,并且越来越复兴。 然而,使徒们的行为却遭到一些抵挡主耶稣之人的反对,甚至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圣经记载:“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都起来,满心忌恨,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监。”(徒5:17-18)主的使者将使徒们搭救出来,他们就在圣殿里向百姓讲说生命之道(参徒5:19-21)。守殿官和差役又把使徒们带到公会,“大祭司问他们说:‘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徒5:27-28)面对这样的逼迫,众使徒没有软弱跌倒,而是勇敢地为主作见证(参徒5:29-32)。“公会的人听见就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徒5:33) 反思我们奔走天路的过程。当我们处在信仰的瓶颈期,对神的真理不冷不热的时候,魔鬼撒但无需拦阻我们。但是当我们想竭力遵行神的旨意,尽心服侍主的时候,却常常会招致魔鬼撒但的搅扰和攻击。因此,我们要在神的面前警醒祷告,祈求主耶稣基督加给我们力量,使我们可以胜过魔鬼撒但的一切诡计,专心跟从主。 二、神对使徒施行的拯救 在使徒们遭遇危难的时候,神藉着法利赛人迦玛列对他们施行了拯救。经文记载:“但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众百姓所敬重的教法师,在公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暂且带到外面去;就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论到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办理。从前丢大起来,自夸为大,附从他的人约有四百;他被杀后,附从他的全都散了,归于无有。此后,报名上册的时候,又有加利利的犹大起来,引诱些百姓跟从他;他也灭亡,附从他的人也都四散了。现在,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若是出于神,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神了。’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徒5:34-40) 我们所信的神是施行拯救的神。他能救我们的身体,很多弟兄姊妹都经历过神的医治。不但如此,神也拯救灵魂,赐我们永远的生命。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神就差遣圣灵光照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看到自己是罪人,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我们在神面前认罪悔改,接受主耶稣基督宝血的洗涤,灵魂就得到神的拯救。 神对我们的拯救不是一时的,而是永远的。使徒约翰说:“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保罗也讲到:“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林后1:10)神既然拣选我们成为他的儿女,就会负我们完全的责任,所以要有信心把自己交托给神,让神来保守我们。 神拯救人有很多方式和方法,可能藉着人,可能藉着事,也会藉着他的话语和真理,“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我自己就常常从神的话语中得着安慰和力量,使我能够继续在神的家中侍奉。神是全知的神,他会按照自己的美意对我们施行拯救。 海淀堂于5月17日、24日举办了义工营会,主题是“建造教会,承担使命”。神的儿女,每个人肩头都有神所赋予的使命,就是为主耶稣基督作见证,传福音。为了更好地履行使命,我们的属灵生命需要不断成长。 虽然我们所走的永生之路并非一路平坦,可能会遭遇困难、危险和逼迫,但神对我们的应许是:“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诗121:5-6)保罗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当遭遇逼迫和患难时,不要惊惶,不要忧愁,要知道这是神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为要操练我们的属灵生命。神是全能的,信实的,他会看顾保守我们,使我们胜过逼迫和患难,使我们的属灵生命不断成长。 三、使徒们的喜乐与得胜 虽然使徒们经历了危难,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喜乐与得胜。因为“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徒5:41-42)。 很多时候,我们的喜乐只是建立在属世的事情上,平安顺遂时我们喜乐,祷告蒙主垂听我们喜乐,子孙满堂我们喜乐。但使徒们以配为主耶稣的名受辱而喜乐。当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传福音被捉拿下监的时候(参徒16:11-24),他们没有忧愁,反而喜乐,“祷告唱诗赞美神”(徒16:25)。无论是坐监还是遭受鞭打或逼迫,使徒们认为这些都是为主配受的,是神的恩典。 我们要以众使徒为榜样。可能有人觉得因为信主或者传福音而被鞭打是一件羞辱的事情,但是对于以耶稣基督为个人生命中心的人而言,这不是羞辱,而是神赐给我们的荣耀和奖赏。正如彼得所讲:“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彼前4:16)保罗也劝勉我们:“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3-5)在跟随主耶稣的这条道路上,所遇到的拦阻和逼迫都是神对我们的操练,为要让我们的属灵生命得以成长,使我们可以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马太福音记载了主耶稣的教导:“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种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10-12)路加福音也有类似记载:“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路6:22-23) 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条牺牲的路,舍己的路。在主耶稣受难之前,雅各和约翰求主赐他们在主的荣耀里坐在主的左右。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可10:38)“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可10:39)主耶稣为了拯救世人道成肉身,却被钉在十字架上。众使徒中,犹大出卖主之后肚腹崩裂而死(参徒1:18),约翰被流放到拔摩海岛自然老去(参启1:9),其余的使徒都为主殉道而死。在初期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司提反也是为主殉道的(参徒7:54-60)。 虽然遭受逼迫,但是主耶稣和跟随他的人依然活出了天父的慈爱和怜悯。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向天父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当众人极其恼怒,拿石头打司提反的时候,他跪下向主祈求:“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徒7:60)耶稣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太10:24)作为主的门徒,我们不能奢求跟随主的道路花香常漫,纵然会遭受逼迫和患难,我们也要活出主耶稣基督的爱,勇敢地为主作见证,努力传扬主的福音。 感谢主的恩典,盼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带给弟兄姊妹两方面的启发和思考: 第一,“要常常喜乐”(帖前5:16)。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平安无虞还是遭遇挫折,都要喜乐,即使是为主耶稣基督的缘故受苦,也要喜乐。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情都有神的美意,为要让我们的生命得益处。 第二,要靠着耶稣得胜。主耶稣基督是得胜的君王,他已经从死里复活,胜过了黑暗和死亡,胜过了魔鬼撒但的一切诡计。保罗说:“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8:37)使徒们被释放之后没有为了个人的安危而听从公会的要求,他们顺服神的旨意,继续履行主耶稣赋予他们的大使命,为主传福音。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我们要效法众使徒,靠着主耶稣加给我们的力量,把福音传遍天下,让救恩临到万民。 盼望弟兄姊妹在神的面前殷勤祷告,求神赐给我们够用的信心和力量,使我们能够胜过逼迫和患难,忠心为主作见证。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也祝福听神话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阿们!
证道经文:林哥林多后书5:1-10 证道文字: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哥林多后书。当我们成为基督徒,意味着迈上了一个全新的生命历程,有了重生的生命,有了永生。但同时我们还要活在有血有肉、有限的身体里,也就是说信耶稣基督并不是让我们超然于生活之上,反而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挑战。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我们认识到神特别的创造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恩典;因着圣灵的感动和引导,使我们成为有灵的活人,成为生命健全、有永生的人。我们活在当下,面对各样的艰难和困苦要知道倚靠神,惟有信靠仰望神,才能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他的工作。神改变和更新我们,也为我们建造新的生命。今天藉着哥林多后书5章1-10节和弟兄姊妹分享的主题是“信心的建造”。 基督徒与别人不一样的是相信独一的神。因着相信耶稣基督,我们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以前我们带着自我认识生活在世界上,对、错都是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但当信耶稣基督后,我们改变了,推翻了之前的判断标准,不再按着自我的想法让神为我们成就,因为知道神有他的美意和恩典。所以保罗在经文中说:“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林后5:1)他用两组非常形象的对比——帐棚与房屋、神手所造的和人手所造的,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人生、家庭都有了重新的认识。保罗所在时代的希腊哲学告诉人们,身体是一个监牢,把人的灵魂圈起来,囚禁了,他们认为人生的无奈、忧伤和痛苦都是来自于这个身体。今天很多人同样如此认为。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幻想——天人合一,想要与万事万物合而为一,达到一种浑然的超越。很多人的言行都是基于这样的前提。而神藉着他的仆人保罗带给我们的教导是,让我们脱离人的智慧与幻想,真正活在神的面前。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仅仅是为自己、为家庭、为所谓的自我价值而活,而是要活在神的面前。帐棚和房屋的对比,其实就是我们暂时的身体和永恒生命的对比。今生是短暂的,但圣经启示我们还有永生。若没有永生,今生几十年就会成为极大的痛苦和无望。圣经向我们显明的是神为我们预备了永生。我们今生有劳苦和重担,但在神里面有永生的盼望,更有永生的价值和意义。 保罗说到帐棚其实是提醒我们,旧约以色列人生活在为奴之地的埃及地,受到极大地压榨,作苦工却不是为了自己,他们活得太痛苦太没意义了。这时神藉着他的仆人摩西带领他们进入神的救恩里,为他们预备了应许之地。这是因着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对神的信靠。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地,过红海,进入旷野,在旷野中住了四十年的帐棚,不断地在旷野里转来转去。如同我们今天的人生,太阳升起落下,一天就过去了,周而复始地重复这样的状态。神把以色列人带出埃及在旷野住帐棚的过程,其实也是建立他百姓的过程。 旷野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叫西奈山,在山上神为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还为他们安排了会幕可以敬拜神。他们在住帐棚的过程中被神建立起来,成为了一个有神的民族,跟神有了关系,也有了敬拜神的地方。保罗藉着旧约里非常形象的图像,教导今天基督徒属灵生命的建立。在今天,我们正在被神建立成为一个心中有神的人——愿意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保罗提醒我们,人有两种建立,一种是人手所造的,一种是神手所造的。 人手所造的是什么呢?在路加福音12章16-21节,耶稣基督讲了一个特别的比喻:有一个田产丰富的财主,他心里想,“我的出产太多了,我要建更大的库房来存放”。然后他就把原来的库房拆了建了更大的,在那里收藏他一切所用的食物和财产,他认为很安全可靠,之后就对自己的灵魂说,“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辈子吃不完,下辈子可能还吃不完,不仅自己吃不完,子孙后代都吃不完。结果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就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归给谁呢?”这就像今天人所筹算的。在北京租房子,然后就想要买个房子,还想要买个大点的房子;离上班的地方远,就又想买个离单位近的房子……保罗告诉我们,地上今生的安逸并不是永远的。你一生所愁、所劳,所创造的有意义、有价值吗?你给家人、孩子留下的应该是敬虔。我们应该教导孩子敬畏神,过敬虔的生活,将敬虔的传统在家中建立起来,那我们才是成功的,才是有荣耀的。若人在地上,今生只是忧愁,用圣经的话说就是可怜的,没有永恒的盼望的。 神藉着圣经向我们启示了他对我们的救赎。神救赎我们成为属他的子民,属他的百姓,他是我们生命的保障和倚靠。就像诗篇所说:“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我还惧谁呢?”(诗27:1)其实神在我们生命中最终要作的工作就是建立我们对他的信靠和仰望。我们信靠他,仰望他,认识到他的信实,知道他是赐平安的神,就要倚靠他,将内心的忧虑卸给他。圣经告诉我们,务要竭力追求认识他,因为他出现确如晨光,这光不仅照亮我们的周遭,更照亮我们的内心。我们感受到有神同在是美好的,是温暖的,是无比甘甜的。 神怎样在我们心里做建立的工作呢?经文2-5节告诉我们,神在我们心里培植我们。他不仅种下我们,还精心地培育、建立我们。保罗告诉我们,他渴望主再来时真正与主同在,但他并不轻视今天的生活。有些基督徒说愿意待在教堂里,感觉教堂温馨、光明,不愿意回家、回到工作岗位,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生活。这是不对的,因为神不仅要我们在教堂里敬拜他,也让我们因敬拜他而服侍我们的家人,让我们努力工作。因为神是一位工作的神,我们也要尽心地去工作。我们对神所赐给我们的永生有盼望,也应该将这个永生活在今生。 保罗在经文的2-3节让我们脱离可羞耻的事。我们是神的工作,是在耶稣基督里面造成的,我们要荣耀神。以弗所书第2章说:“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3-15)与神的关系和好了,亲近神就不再需要其他的理由,因为这个关系会吸引我们到神那里去,敬拜神,仰望神,真正从心里敬畏神。当神在我们生命里做成这样的工作时,他就让我们脱离了赤身。创世记第3章记录亚当和夏娃犯罪,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后,他们以为眼睛明亮了,结果看到了赤身、羞耻和自己身上的污秽。当仰望神时,我们就不会看别人身上的缺点,会从人对我们的伤害里走出来,得神的医治,内心会有真平安,就像浪子回到父家。圣经记载,当浪子还没到家时,父亲远远地看见了他就跑过去,搂着他的脖子,连连与他亲嘴。这就是神在耶稣基督里对我们的爱和接纳。接下来,父亲说,“快把上好的袍子拿来给我儿子穿上,把戒指拿来给我儿子戴上”(参路15:20-22)。这意味着神完全接纳我们,用他的公义袍遮盖我们身体的羞耻、罪恶的羞耻。当我们在主里面时,神会遮蔽我们的羞耻并赦免我们的罪。 保罗接着说:“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林后5:4)这是让我们内在的生命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爱心是缺乏的,对别人的关怀是有限的,但当来到神面前时,神要让他爱的生命充满我们。耶稣基督告诉我们,他是葡萄树,我们是枝子,我们连在他上面就有丰富的生命供应(参约15:5)。所以,如果我们生命里有缺乏、有需要,向神大大张口,神就充满我们,会赐出人意外的平安给我们,远超过我们所求和所想的。我们今天的生命里体现的是死被生命吞灭的过程。基督徒的生命在转化,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死亡走向永生,走向神丰盛的生命。 神不仅栽培我们,还赐圣灵给我们作为凭据。以弗所书第1章说:“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弗1:13-14)圣灵像印一样印在我们生命里,意味着我们属于神,然后神藉着他的圣灵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我们不断地藉着敬拜、祷告、读经……过跟随神的生活,使生命不断地因跟随主而更新改变。 紧接着6-10节告诉我们,因信耶稣基督我们就坦然无惧。今天的世界,平安最重要。全世界的人都在焦虑,内心没有光明,没有盼望、平安和喜乐。可保罗却说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因为神藉着他儿子耶稣基督为我们成就了一切。“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4-16) 所以我们要来到神的面前。信靠、顺服、坦然无惧地生活,是因为敢于活在神的面前,是带着从神而来的荣光活在今天的世界里。不要说世界多黑暗,你的心里是否有光明?不要说外面的挑战有多大,你是否活在了耶稣基督里面?如果真的活在了耶稣基督里,你就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内心有真正的平安。这平安是凭着信,不是凭眼见和经验,不是凭个人的能力。当遇见艰难和痛苦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耶稣基督,仰望为我们创始成终的耶稣基督。当我们立了志向要讨神的喜悦时,我们发现凡事都有神的恩典,神给我们有丰盛的预备。有时,我们太急了,想现在、立刻、马上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其实我们的人生都在神的手中,我们追求的是要得神的喜悦,按照神的旨意成就。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显明我们内心所信的。你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主?是依靠自己,还是倚靠主?其实当我们信靠主而行时,生活里很多事情都很简单。你可以把自己完全地向基督表明,不论内心受了多大的委屈,都可以向主诉说。神是公义的,神必照他的公义向我们显明他的作为。我们要真正地仰望他、敬拜他、信靠他,他是满有荣光、满有喜乐、满有平安的。愿基督藉着这丰盛的恩典,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真正的建造,让神的旨意成就在我们生命里。 愿神祝福他的话语,也祝福听他话语的每个弟兄姊妹!阿们!
证道经文:罗马书1:16-17 证道文字: 保罗在问候了罗马的弟兄姊妹,为他们祷告和感恩,并讲明自己想要去到他们中间彼此激励、同得安慰的计划之后,他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6-17)这两节经文是对福音的主题陈述。 这是保罗宣言的开始。他说“我不以福音为耻”,什么是福音?福音在希腊文是指“好消息”或“喜讯”,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教义,是只有在耶稣基督里可以得救的好消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中间,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拿去了对人的咒诅,成全了神对义的要求;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在父那里为我们预备地方,使我们有永生的盼望。但是这样的好消息(福音)会带给人们挣扎吗? 第一,“不以福音为耻”(罗1:16)。 “不以福音为耻”的“耻”字翻译过来是“羞愧”,也有“冒犯”之意。什么样的人可以“不以福音为耻”?只有接受自己的不义,不觉得被福音冒犯的人才能真正不以福音为耻。保罗宣告说:“我不以福音为耻”,听上去好像是有些消极的宣告。事实上,保罗是在说,“我对福音满怀信心,我以福音为傲”。保罗是犹太人,出生于便雅悯支派,是迦玛列的学生,他有引以为傲的出身和教育,有知识、权力和才能来面对他的时代。然而,在与神相遇后,保罗承认自己的不义,承认耶稣是为他而死,承认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算不得什么,愿意效法耶稣基督的受苦和侍奉,他不以福音为耻。 今天我们是否真的“不以福音为耻”呢?事实上,在每个时代,都有可能“以福音为耻”,而不是急于分享福音。福音会带给我们挣扎,因为福音是以让世人觉得愚拙的方式显明的。 1.福音让我们承认属灵上的败坏和罪恶。救恩是白给的,但这对于那些觉得自己“善良”或比其他人要好的人是一种冒犯,因为福音没有说“善良”的人会得救。 2.福音让我们承认耶稣是为我们而死,我们只有通过耶稣才可以得救。对于那些认为可以通过做好事或靠自己的努力,或是以其他方式(其他信仰)得到救赎的人,福音是一种冒犯;对那些没有认识到耶稣为我们而死的人也是一种冒犯。 3.福音告诉我们,得救是要效法耶稣的受苦和侍奉(而不是成功和利益),这冒犯了那些认为得救就意味着生活会变轻松的人,也冒犯了那些认为得救会破坏他们目前安全舒适的生活的人,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 保罗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1:22-24) “钉十字架的基督”被视为绊脚石有三个原因: 1.十字架本身就是耻辱和失败的记号。 2.这与人们(犹太人)的期待不符,和一个得胜的、要建立荣耀国度的弥赛亚是相反的,他们鄙视为他们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3.希腊人被视为有文化修养的族群,他们痴迷于智慧,对他们来说十字架是荒谬的,所以基督反成了绊脚石(如:哥林多教会沉迷于传道人的论辩能力和身份,而不是他们所传讲的信息),因而福音会带来挣扎。 这是对觉得福音难以接受的人说的。作为基督徒的我们认识神,承认和经历了神的大能,又是否能不以福音为耻呢?有没有哪个瞬间,这信仰也成为我们的挑战? 保罗曾劝告年青的同工提摩太说:“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后1:8)“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后1:12) 福音会带给人挣扎,因为它要求我们面对自己的不义,面对自己的真面目,但如果你知道所信的是谁,就会和保罗一样用生命去见证“我不以福音为耻”。 第二,“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罗1:16)。 这是一种以神为出发点的认识。严格地说,这是先决条件,因为福音首先要求“信”。福音只有对信仰者才是神拯救的大能——福音需要勇气。 神学家卡尔•巴特说:“福音既不需要寻求,也无必要逃避和各种世界性宗教及世界观之间的争论……福音不是众多真理中的一种,福音向一切真理提出了质疑……无需辩护,无需为福音是否会获胜而忧心忡忡……在这个世界上,神拯救的大能是全新的、闻所未闻的和不期而遇的……福音不自我解释,也不毛遂自荐;福音不乞求,也不谈判,福音不威胁,也不允诺。无论何处,只要人们不是为了它本身而倾听它,它就会默不作声。”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讲到福音的本质和超越性,这是一种超过我们认识的力量,宣告赦免我们的罪孽的力量。保罗说,福音是神的大能,他没有说它带来能力或拥有力量,它本身就是神的大能。五世纪的叙利亚主教西奥多雷把福音比作胡椒:“胡椒从外表上看似乎是冷的,但当你将它放在牙齿之间嘎吱作响时,却会感受到燃烧的火焰。”他继续说:“福音一开始可以像一个有趣的理论或哲学一样出现,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个人身上,我们会发现它充满了力量。它的能力是做什么的?它是神‘拯救’的能力。” 圣经中讲到,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所有跟随他的人都四散逃离,大家巴不得和他撇清关系。可是“到了晚上,因为这是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有亚利马太的约瑟前来,他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神国的。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彼拉多诧异耶稣已经死了,便叫百夫长来,问他耶稣死了久不久。既从百夫长得知实情,就把耶稣的尸首赐给约瑟。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可15:42-46)。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到,福音需要勇气。 教会中一位姊妹的父亲突然离世,姊妹在讲述时泪流满面,她为这么多年没有勇气、没有把握机会好好和父亲谈福音而感到非常难过。她恳请大家在家人还在世时就要抓住机会去分享福音。福音需要勇气,可我们常常缺乏勇气,可能会为别人能不能接受,为自己分享的好不好而挣扎,为自己是否能辩论清楚而担忧。其实不用,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在于圣灵的工作。福音会带来挣扎,福音也需要勇气,我们自己如果不以福音为耻,愿意与人分享,神的大能就会在我们身上动工。如果经历了神的大能,经历了这种改变,我们心里就会有传福音的急迫感、催促感和使命感。 第三,“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1:16) 这里讲到福音的历史,神的心意是拣选一族而成为万族的祝福。福音可以拯救任何人(它的范围),福音只拯救那些信主的人(它的条件),是为每个相信它的人准备的。重点词是“相信”。这救恩,所需要的只是信心——它提供给“所有相信的人”。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声明,就是接受福音和它的能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信心。福音的能力是无限的,同时也是有界限的。福音是对每个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也就是外邦人)——尽管犹太人先被选召,但犹太人和希腊人都有聆听福音的权利,也就是说福音是对所有人的。但福音也有限制:“是为每个相信的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保罗在雅典传道时说:“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徒17:32-34)从外表看,福音带来的是讥诮、嘲讽——“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福音的大能不是靠人去讲什么,总是有人拒绝,有人相信。如果人们不相信罪恶的严重后果,就不会觉得需要接受那一位替自己成为罪的救主(参林后5:21),会嘲讽和讥诮;但福音是神的大能,如果你信了,你的生命就不同了,“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第四,“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1:17) “义人必因信得生”是保罗引用了哈巴谷书2章4节的经文。“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NIV翻译为“从头到尾的信”。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主张——义是通过信来接受的,而且只有通过信来接受。在这里我们看到福音的成就,在福音中“显明了从神来的义”。神是完全的和圣洁的,他没有过错,称义的神使我们称义,意味着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或正确的地位,没有负债,资信证明上没有任何损害我们的东西。保罗在这里说的是来自神的义,不是我们自己的善良,“义人必因信得生。” 许多人认为,耶稣为我们死,我们的罪都归在他身上,我们信他就得赦免。但这只是基督徒救恩的一半。“义”承诺的不仅仅是宽恕。保罗在这里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得到了神的义,而不仅仅是宣布无罪——耶稣的救恩不是只让我们从罪中、从死亡中获得赦免和释放,得到自由,然后靠我们在世界上走自己的路,靠自己的努力做事情。不是这样的。耶稣把我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用他的义来遮盖我们,就好像我们已经完成了非凡的事迹,不是靠自己去努力,去得什么。我们的罪落在耶稣身上,当相信他,我们就被赦免,被宣布为“无罪”和“完全正义”。福音把两个真理结合在一起:神是圣洁的,我们的罪要求我们受到惩罚;但神是仁慈的,所以在基督里他使我们被称为义。 约翰•加尔文说:“其他宗教是通过给神公义而得救的。基督教是从神那里得了义而得救。……尽管我的良心指责我有违背神的诫命,没有遵守诫命,尽管我仍然倾向于所有的邪恶,但完全是出于恩典,神赐给我完全的满足、公义、基督的圣洁,我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并接受神的礼物。神对我满意,并不是因为我的信仰有任何价值。只有基督的满足、公义和圣洁使我与神同在。只凭信心,这个公义成为我的公义。” 作为基督徒,当忘记我们已经靠恩典得救时,我们就会活在焦虑、痛苦或是惧怕中。可是我们要记得,基督已经为我们付上代价,已经使我们被称为义,所以保罗说:“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8:33-34)信主,我们不再被定罪,因为神已经担当了我们的罪,我们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不再惧怕。 第五,福音的大能带来完全改变的更新的生命。 罪使人与神、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破坏,我们时常感到内疚、孤独、悲伤、失望、愤怒,还要面对死亡带来的惧怕。可是福音的开头就是神,那位创造者,降卑自己,以人的形像来到我们中间,为我们的罪被钉十字架。拿去了对人的咒诅,成全了神对义的要求;第三天从死里复活,在父那里为我们预备地方,给我们永生的盼望。 透过耶稣的死,他在十字架上的代赎,他的救恩,我们体验了恩典、生命,不再被罪辖制,我们的生命被改变,每天都有平安和喜乐,有主的同在,有了永生的盼望。想想看,在你生命中有一位爱你的、主动的、降卑来俯就你的大能的主与你同在,与你同行,你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拒绝接受福音,就没有办法享受与神和好、与人和好的内心平安;可是如果接受福音,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它能够彻底改变人的思想、心灵、生活的方向,拯救我们,使我们与神和好,进入神的国度。 一位在教会服侍多年的姊妹,一直为家人的不信忧虑,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在教会中见证了她丈夫的受洗,见证了她儿子的改变——从前脾气暴躁的年青人,现在成为脸上充满平静和平安的基督徒。教会牧师被邀请去为一位病重的老人施洗,已经无法说出话来的老人在牧师为他施洗之后,流下了眼泪。福音的大能使我们的生命和结局都变得不同。 对基督徒来说,正是因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从根本上扭转了我们分享福音的态度。羞愧的反面不是愿意,而是渴望。当我们深刻认识了福音的真理、奇妙和大能时,就变得急切起来,愿意分享福音,不是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或者因为觉得必须这样做,而是因为我们想让别人和我们一样经历、认识神的大能。 谁愿意鼓起勇气信奉神,谁就会听到神的声音,神就会将自己的情况坦诚相告。阿们!